-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再 授 连 州 至 衡 阳 酬 柳 柳 州 赠 别 唐 /刘 禹 锡 去 国 十 年 同 赴 召 ,渡 湘 千 里 又 分 岐 。重 临 事 异 黄 丞 相 ,三 黜 名 惭 柳 士 师 。归 目 并 随 回 雁 尽 ,愁 肠 正 遇 断 猿 时 。桂 江 东 过 连 山 下 ,相 望 长 吟 有 所 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并随(bìng suí)的意思:紧随其后,跟随着一起行动。
长吟(cháng yín)的意思:长时间地吟咏诗词或歌曲。
愁肠(chóu cháng)的意思:形容内心忧愁、痛苦。
黜名(chù míng)的意思:黜名指的是废除人的名誉或声望,使其名声扫地。
分歧(fēn qí)的意思:意见不一致,出现分裂或分离的情况。
赴召(fù zhào)的意思:赴召是指接受上级的召唤或命令,主动前往执行任务或履行职责。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连山(li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山峦相连,连绵不断。
临事(lín shì)的意思:面对突发事件时,即时应对和处理。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去国(qù guó)的意思:离开自己的国家,背井离乡。
三黜(sān chù)的意思:指连续三次被贬职或被革职。
丞相(chéng xiàng)的意思:指古代官职,丞相是宰相的别称,为君主辅佐国政的高级官员。也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得力助手或重要顾问。
士师(shì shī)的意思:士师指的是古代官吏中的一种职位,也可指代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的人。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所思(suǒ sī)的意思:所思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某人思考问题时的状态,表示思虑周详、深思熟虑。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柳士师(liǔ shì shī)的意思:柳士师是一个古代成语,意为“柳树下的学者”。表示一个人在宁静的环境下专心学习。
有所思(yǒu suǒ sī)的意思:有所思指的是思考、有所想法。
- 注释
- 湘:湘水(湘江),在湖南。
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曾两度出任地近长安的颍川太守,结果清名满天下。
三黜:三贬。
柳士师:柳下惠。
士师,狱官。
《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
柳下惠即展禽,春秋鲁人。
居处曰柳下,死后谥号惠。
断猿:形容猿声凄厉,闻之使人断肠。
桂江:即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
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有所思:古乐府篇名,汉歌十八曲之一,原诗本为情诗,这里用以喻指诗人与友人不忍离别的情状。
- 翻译
- 被贬出京城十年后,我们二人同时接召赴京,却同时再被贬往边荒之地,同行千里渡过湘水后又不得不彼此分手了。
我虽是再次充任连州刺史,却与西汉黄霸两任颍川太守截然不同,更是自叹不如三次被贬黜的柳下惠。
想要归去的目光随着北归的大雁消失在天边,心中愁肠百结之时却又听到了凄厉的猿啼。
柳州和连州有桂江相连,每当桂江向东流经连山之下时,我将和你相互凝望,低头吟诵《有所思》。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仕途上的坎坷。诗中“去国十年同赴召”表达了与朋友久别重逢的情感,“渡湘千里又分岐”则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重临事异黄丞相"和"三黜名惭柳士师"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名臣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坎坷的无奈与自嘲。
"归目并随回雁尽"描绘了秋天归鸟的景象,寓意着诗人的思念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加深。"愁肠正遇断猿时"则是借用古代传说中的断猿来比喻自己的忧虑和孤独。
最后两句“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写出了诗人在桂江边的感慨。桂江流经连山,诗人站在这里,不禁对着远方发出长叹,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命运的沉思。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和哲理。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通过对比和借代手法,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上晁共道
楼雪初消,丽谯吹罢单于晚。
使君千炬起班春,歌吹香风暖。十里珠帘尽卷。
正人在、蓬壶阆苑。卖薪买酒,立马传觞,升平重见。
谁识鳌头,去年曾侍传柑宴。
至今衣袖带天香,行处氤氲满。已是春宵苦短。
且莫遣、欢游意懒。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