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登堂(dēng táng)的意思:指爬上高堂,表示得到重视或受到崇敬。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淮海(huái hǎi)的意思:淮海是指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也可以引申为广阔的平原或辽阔的海洋。
稽山(jī shān)的意思:稽山指的是高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困难或障碍。
驾言(jià yán)的意思:指掌握言辞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焦思(jiāo sī)的意思:形容思虑焦急,心事重重。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六龙(liù lóng)的意思:指六位英勇而强大的人物或力量。
龙转(lóng zhuǎn)的意思:形容形势或局势突然发生重大变化,转折迅速。
屈伸(qū shēn)的意思:屈曲和伸展身体,形容人的活动、行动或心思的自由度。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盛大(shèng dà)的意思:形容庆典或活动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圣贤(shèng xiá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
属意(zhǔ yì)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有好感或喜爱。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无外(wú wài)的意思:没有其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
夏禹(xià yǔ)的意思:夏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统治者,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君主。成语“夏禹”意指治理能力出众、善于管理的人。
远民(yuǎn mín)的意思:指远离家乡的人。
种蠡(zhǒng lí)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具有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遵养(zūn yǎng)的意思:遵守养育的责任,尽力抚养和教育子女。
- 注释
- 六龙:古代天子出行的仪仗,象征尊贵。
淮海:古代河流,这里指广阔的地区。
王者:君主,这里指皇帝。
驾言:出行,驾车前往。
苏远民:安抚远方的人民。
疮痍:战争留下的创伤。
稽山:古代名山,位于浙江绍兴。
夏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神功:伟大的功绩。
越句践:越国的君主,曾卧薪尝胆,励精图治。
焦思:极度忧虑,深思熟虑。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屈伸:进退,比喻应对各种情况。
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种蠡臣:指范蠡,越王勾践的谋臣,善于治国和隐退。
- 翻译
- 六条龙驾驭着车驾穿越淮海,无数骑兵逼近吴地渡口。
君王的本质本无边,出行只为安抚远方的百姓。
看到草木茂盛,感叹战后的创伤犹新。
登上厅堂眺望稽山,怀念大禹治水的辛勤付出。
神明般的功绩如此伟大,后人受惠于他的仁德。
我愿效仿越王勾践,以无比的决心先人后己。
面对艰难,我们应遵循养育之道,圣贤也有退让之时。
高尚的风范激励君子,我的心意寄托在像范蠡那样的忠臣身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宏大的历史画面,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展示了君主的威严和国家的强盛。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则表达了统治者对民众的关怀与教化。瞻彼草木秀,感此疮痍新,诗人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对于战争后果的感慨。
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勤,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古圣君夏禹的事迹,表达了对先贤的怀念和敬仰。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则是对历史伟人所建奇功的赞颂,以及这种伟业如何惠及后世的深刻认识。
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是诗人表达了自己追随古圣先贤步伐,内心的忧虑和自我要求。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则是在强调,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道德,不忘初衷。
高风动君子,属意种蠡臣,是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来激励自己和他人,要像高洁的风一样,有着高尚的情操;而“属意种蠡臣”则是在表达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与寄托。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兴衰、君德民性的深刻思考和自我修养的坚定决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怀·其三
东西歘易失,白日遂蹉跎。
零露湑未已,亦复遍庭莎。
僶俛岁方晏,谁与起沉瘥。
悬的纷相射,方书费编摩。
五脏如能语,一味已云多。
有樊轻可闯,层阜为陂陀。
驱车誇疾走,将无慎轗轲。
精良问硗确,隐隐待甄磨。
神明如不昧,羲驭且回戈。
莫学三眠柳,迎秋早婆娑。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