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干戚(gàn qī)的意思:指战争、冲突等激烈的斗争。
荐享(jiàn xiǎng)的意思:推荐和分享
两仪(liǎng yí)的意思:两仪指的是天地之间的两种力量或者两种状态。一般用来形容事物的对立或者相对的两个方面。
三材(sān cái)的意思:指人才、物质、财富等方面的资源。
牲牷(shēng quán)的意思:指相互勉励、共同奋斗的精神状态。
时邕(shí yōng)的意思:指人们对时代潮流变化的敏感和适应能力。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惟宁(wéi níng)的意思:平静安宁
一德(yī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备完美的道德品质。
羽旄(yǔ máo)的意思:指古代军队中的旗帜和羽毛,比喻权势、威严。
- 注释
- 玉币:祭祀用的玉器和货币。
牲牷:祭祀用的牛羊等牺牲。
分荐享:分别献上供品。
羽旄:羽毛装饰的旗子。
干戚:古代舞动的武器,象征武力。
遰成容:排列整齐,形成壮观的场面。
一德:一种美德。
惟宁:唯有安宁。
两仪:天地。
泰:和谐。
三材:指天地人三才。
保合:保持宇宙的和谐统一。
四时邕:四季调和,社会安定。
- 翻译
- 祭祀用品陈列,献祭仪式庄重进行,
各种仪仗随行,舞蹈和武器展示着秩序
- 鉴赏
这首诗是《祭方丘乐章》,作者是褚亮,生活在隋末唐初之际。诗中充满了古典的礼仪和哲学色彩。
“玉币牲牷分荐享”一句,以玉币和牲牷(古代祭祀时用的动物)作为祭品,表明祭祀活动的庄重和隆重。"羽旄干戚遰成容"则描绘了一种威仪整肃的场景,其中“羽旄”指的是古代官员所持的羽饰,“干戚”是古代仪仗中的两种器物,象征着权力的传达和秩序的维护。
“一德惟宁两仪泰”一句中,“一德”指的是宇宙间唯一的道德原则,“惟宁”意味着达到一种安宁与平衡的状态,而“两仪”指的是天地,也就是宇宙中的两个基本元素。整句话表达了一种宇宙和谐、万物归于宁静的哲学理念。
最后,“三材保合四时邕”则是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确保自然界的三个基本材料(可能指土、水、火)能保持平衡,从而使得四季都能和谐地运行下去。这里的“邕”有边界或限制的意思,也暗示了一种对宇宙秩序的维护。
这首诗通过祭祀场景,展现了古人对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自然规律与社会秩序的尊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齐天乐.贺人入赘
青鸾海上传芳信。蓝田路入仙境。
万卷书传,六奇计运,冰玉炯然清润。帷褰凤锦。
□镜启鸾台,烟横鸳枕。
一笑相迎,一双两好恰厮称。风流人在仙隐。
更一县、陶柳春近。
梦想金桃,宴分玉果,指日送尝汤饼。枌榆接畛。
管此去亲盟,镇长交聘。自古朱陈,一村惟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