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愧(bù kuì)的意思:表示符合预期,不辜负期望或名声。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丹崖(dā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悬崖峭壁。用于比喻困难重重,形势危急的境地。
飞轩(fēi xuān)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快速行进。
纲领(gāng lǐng)的意思:纲领是指规定行动方向和目标的重要文件或准则。
宦游(huàn yóu)的意思:指官员在不同地方任职,到处奔波劳碌的生活状态。
回带(huí dài)的意思:
缭绕。 汉 班固 《西都赋》:“軼云雨於太半,虹霓迴带於棼楣。”
七星(qī xīng)的意思:七颗星星,指北斗七星。
曲槛(qǔ kǎn)的意思:指门槛弯曲,比喻人行为有节制,不过分放纵。
人称(rén chēng)的意思:指代人的身份和称谓。
三纲(sān gāng)的意思:三纲指的是君主与臣子、父亲与子女、夫妻之间的三种重要关系。它强调了在社会中个体与家庭的责任和义务。
淑气(shū qì)的意思:指女性温柔、善良、贤淑的气质。
泰岳(tài yuè)的意思:指高山巍峨,象征威严和伟大。
五岭(wǔ lǐng)的意思:指中国境内的五大山脉,也用来形容山岭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
纡回(yū huí)的意思:形容曲折回旋,弯曲盘绕。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仁山书院的壮丽景色与深厚文化氛围。首句“高茖丹崖淑气收”以“高茖”形容山峰之高峻,“丹崖”指红色的岩石,暗示山色之美。“淑气收”则表达了山中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气候。接下来“宦游犹胜赤松游”,将在此处的游历比作古代隐士赤松子的逍遥生活,强调了书院环境的幽静与雅致。
“飞轩隐结朝诸岛,曲槛纡回带远洲”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书院周围的自然景观。飞轩即高台,隐结于群山之中,朝诸岛则可能是指环绕四周的岛屿或山峰,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曲槛则是弯曲的栏杆,蜿蜒曲折地围绕着远处的洲岛,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中镇七星为泰岳,南宾五岭作蓬邱”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书院所在的山峰比作中国的名山大川,如泰山和五岭,以此来赞美书院所处之地的地理优势和文化底蕴。其中“中镇”可能指的是山的中央位置,“七星”、“泰岳”、“五岭”、“蓬邱”都是中国著名的山脉或山峰,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巧妙地将书院与中华大地的壮丽景观联系起来。
最后,“公馀便读三纲领,不愧人称仕学楼”点明了书院的教育功能。在公务之余,读书学习,遵循儒家的“三纲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体现了书院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之道的传承之地。诗人以此表达对邓侯(可能是书院的管理者或重要人物)的敬仰之情,认为他在公务之余仍能坚持学问,无愧于“仕学楼”的称号,即作为官员同时又是学者的典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仁山书院的自然美景、文化氛围以及其在教育和道德修养上的重要地位,表达了对书院及其管理者高度的赞赏和尊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