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帽(chuī mào)的意思:指因得意忘形或狂妄自大而不自量力,结果遭受失败或受辱。
恩分(ēn fēn)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义务关系。
分省(fēn shěng)的意思:指分开省察,即细心、谨慎地省察事物。
官槐(guān huái)的意思: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掩护,共同欺骗百姓。
联翩(lián piān)的意思:形容鸟儿飞行时羽翼相连,排列整齐。
连墙(lián qiáng)的意思:指相连的墙壁,形容房屋相连。
谬恩(miù ēn)的意思:虚假的恩情或虚伪的恩义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契阔(qì kuò)的意思:形容感情深厚,关系密切。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身事(shēn shì)的意思:指自己的事情、自己的身体状况。
省舍(shěng shè)的意思:节省和舍弃
生身(shēng shēn)的意思:指亲生的、自己的身体。
事略(shì lüè)的意思:指处理事情时采取的策略、方法。
衰鬓(shuāi bìn)的意思:形容年老衰老的容颜。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远别(yuǎn bié)的意思:离别很久时间,或者离别很远的地方。
- 翻译
- 一生的经历大致相似,三岁时就在墙边的马厩里。
又蒙错爱被分到省舍居住,如今两鬓斑白成了邻居老翁。
长久以来陪伴着官府的槐树翠绿,如今眼见楚地的蓼花已转红。
不想与你做长久的分别,秋天在沙台约定一起赏风、吹帽共度。
- 注释
- 平生:一生。
略:大致。
相同:相似。
三岁:三岁时。
连墙:紧邻。
左厩:左边的马厩。
谬恩:错爱。
分省舍:被分配到省舍居住。
衰鬓:斑白的鬓发。
邻翁:邻居老翁。
联翩:连续不断。
官槐:官府的槐树。
契阔:离别后重逢。
楚蓼:楚地的蓼花。
不欲:不想。
远别:长久分别。
沙台:沙台(可能指地点)。
吹帽:在秋天赏风时一起吹帽游戏。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表达怀念之情的五言律诗。
开篇“平生身事略相同”两句,通过设定两人在年幼时就有相似的生活体验,为后文的情感流露打下基础。紧接着,“三岁连墙左厩中”,则是描绘儿时玩耍于家宅之中的场景,用以表达对童年记忆的珍视。
“更得谬恩分省舍,又将衰鬓作邻翁”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说明了两人之间的情谊深厚,虽已不再是孩童,但仍旧保持着深厚的情感。这里的“衰鬓”和“邻翁”,都是用来形容年岁增长,但情谊依存的意象。
诗的后半部分“联翩久傍官槐绿,契阔今看楚蓼红”则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思念和不舍。这里的“官槐绿”与“楚蓼红”,一绿一红,不仅是对比鲜明的色彩搭配,也象征着久远而坚固的情谊。
最后两句,“不欲与君为远别,沙台吹帽约秋风”,则表达了诗人不愿与友人长时间分离的心情。这里的“沙台”和“秋风”,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而“约”字,则显得既急迫又无奈,强化了诗人的渴望与友人共处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童年记忆、成人情谊以及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交流,是一篇情真意切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