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沉浮(chén fú)的意思:指人生的起伏和浮沉,也可表示事物的兴衰和变化。
初度(chū dù)的意思:初次、第一次
带甲(dài jiǎ)的意思:指戴着盔甲,形容备战或准备应对困难。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飞鸣(fēi míng)的意思:指鸟儿飞翔时发出的鸣声,形容欢快、喜悦的心情。
风生(fēng shē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
骨力(gǔ lì)的意思:骨子里的力量,指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坚强和毅力。
毫光(háo guāng)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光亮。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披鳞(pī lín)的意思:形容事物表面上的现象或表象,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问题或危机。
上钓(shàng diào)的意思:指上当,被人欺骗或利用。
声学(shēng xué)的意思: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科学。它涉及声波、声音的特性、声音的感知和声音的应用等方面。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万顷(wàn qǐng)的意思:指面积广阔,辽阔无垠。
须髯(xū rán)的意思:指胡须和胡子,也可用来形容年老的样子。
云行(yún xíng)的意思:指行走迅速,如云一般飞快。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首句“曾听经声学点头”,以“经声”象征佛法的教诲,仿佛在山间回响,引人深思。接着,“披鳞带甲半沉浮”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披着鳞甲的巨兽,在水中或浮或沉,形象地展示了山的雄伟与动态之美。
“须髯直驾潮初度,骨力犹翻水未流”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直插云霄,仿佛驾驭着潮水初起之势,展现出山的坚韧与力量,即使在未真正激起波澜之时,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这种对山的描绘,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精神上的启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与神秘。
“蓑笠不惊江上钓,飞鸣空狎浪中鸥”则转而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渔夫的蓑笠在江边静待,鸥鸟在浪中自由飞翔,两者虽各有所为,却无丝毫冲突,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默契与和谐。这种和谐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更体现了心灵的相通与宁静。
最后,“云行万顷毫光射,展翮风生十二洲”两句,以云的飘动和翅膀的展开,象征着广阔天地间的无限可能和生命的活力。云的光芒照射万里,翅膀扇动之处,似乎能吹拂过十二洲,寓意着诗人对宇宙之大、生命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和谐共生、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答杨茂才
始我南山居,与子共朝夕。
服事子尊君,德义蔼夙昔。
焉知二十载,万变如顷刻。
渔钓负平生,浩荡随所适。
进惭负官义,退愧寻幽迹。
而此山水间,时勤问消息。
夜深款岩扃,萝月在屋翼。
清言溢前闻,子学日有力。
世好将未忘,相资庶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