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贫 作 负 恩 人 为 何 宏 甫 作 宋 /戴 复 古 九 陌 尘 中 事 ,三 生 石 上 身 。狂 为 好 诗 客 ,贫 作 负 恩 人 。十 载 江 村 别 ,扁 舟 淦 水 滨 。音 书 久 不 至 ,得 梦 往 来 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至(bù zhì)的意思:不到最坏的地步;不会达到那种程度
恩人(ēn rén)的意思:恩人指的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表示感激之情。
负恩(fù ēn)的意思:指背叛恩情,对恩人不忠诚。
九陌(jiǔ mò)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的场面。
狂为(kuáng wéi)的意思:狂热地追求、为某事而疯狂
三生(sān shēng)的意思:指的是三世轮回或者三次生命。
上身(shàng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身体部位上方的部分,也可指身体上部分的衣物。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往来(wǎng lái)的意思:往来是一个动词短语,表示来去、交流、来往等意思。
音书(yīn shū)的意思:指音乐和书籍,也可指音乐和文学。
中事(zhōng shì)的意思:指中心事务、重要事情,也可指大事、要事。
三生石(sān shēng shí)的意思:指一块神奇的石头,传说中可以使人重生的石头。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贫作负恩人为何宏甫作》。诗中,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在尘世间的困顿与情感纠葛。"九陌尘中事"暗示了他在繁华都市中的奔波劳碌,而"三生石上身"则可能寓言着他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命运的思考,仿佛在三生石前审视自己的人生。
"狂为好诗客"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即使生活贫困,仍保持狂放不羁的精神,视诗歌为心灵的寄托。然而,"贫作负恩人"则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自责,因为贫穷使他无法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或报答恩情,这体现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他人情谊的深深愧疚。
"十载江村别"回忆起长久的离别,诗人曾在江边小村度过漫长的时光,"扁舟淦水滨"描绘了简朴的生活场景,扁舟象征着他的漂泊不定。最后两句"音书久不至,得梦往来频"表达了对远方朋友音信断绝的忧虑,以及通过梦境寻求精神慰藉的频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友情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吴娃曲
鸳鸯始雏羽未黄,吴娃十四依母傍。
画眉令作新月格,著粉教学荷花妆。
娃年虽少能自惜,母言似良意甚慝。
俟妾十五身渐长,卖妾奉侍青楼客。
东家阿母盎无米,幼女窗前相笑喜。
养鸠嫁鸠礼所宜,零落甘随草木死。
黄金虽多何足誇,妾视黄金如土沙,宁令五十无夫家。
题柴昆陵越山春晓图
君莫著谢公登山屐,更莫问子猷泛雪舟。
请君试看高堂壁,彷佛李白天姥之神游。
于越山川甲天下,秦关蜀道皆土苴。
柴侯晚年天机精,酒酣泼墨为予写。
天姥高出东南天,天台四明相蝉联。
影落平湖一鉴净,正对贺老山庄前。
近山青青远山小,烟雾溟濛涨春晓。
云门日出似闻钟,耶溪树绿应啼鸟。
鸟啼不可闻,林深不见云。
只疑空青四山合,倏讶飞瀑双崖奔。
极知妙手夺天造,真宰上诉天为悄。
独脚山魈作鬼精,偷向灵岩拾奇草。
水竹江花何处滩,渔郎翠缞露未乾。
青帘酒家石桥右,舣舟却忆姚江干。
长松之下一片石,竹杖芒鞋二三客。
脱巾高挂白云边,醉倚青天翠如滴。
《题柴昆陵越山春晓图》【明·李本】君莫著谢公登山屐,更莫问子猷泛雪舟。请君试看高堂壁,彷佛李白天姥之神游。于越山川甲天下,秦关蜀道皆土苴。柴侯晚年天机精,酒酣泼墨为予写。天姥高出东南天,天台四明相蝉联。影落平湖一鉴净,正对贺老山庄前。近山青青远山小,烟雾溟濛涨春晓。云门日出似闻钟,耶溪树绿应啼鸟。鸟啼不可闻,林深不见云。只疑空青四山合,倏讶飞瀑双崖奔。极知妙手夺天造,真宰上诉天为悄。独脚山魈作鬼精,偷向灵岩拾奇草。水竹江花何处滩,渔郎翠缞露未乾。青帘酒家石桥右,舣舟却忆姚江干。长松之下一片石,竹杖芒鞋二三客。脱巾高挂白云边,醉倚青天翠如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67c67cc89aa38425.html
仲夏田家
屋边新剪百株桑,一抹村烟远可望。
斜径短桥交竹翠,乍晴又雨到梅黄。
秧针簇簇当蓬户,蛙鼓喧喧隔土墙。
相嘱邻翁先刈麦,前溪水漫也无妨。
庭中细草纷杂课童子琦䂥等芟艾独存秋色十馀种
钜细各自生,于何生去取。
晨兴觑厥根,蒙茸若灌莽。
有党即有害,邪正偶然聚。
闭塞雨露资,尺寸僭吾土。
纵观天地间,阴阳非共府。
松柏挺云霄,亦畏九枚侮。
呼童听指挥,一仰当一俯。
会留青翠佳,去者慎勿怒。
我生严好恶,不以草无主。
或恐乱苗莠,著言始邹鲁。
异日买山成,奇石叠小圃。
习习猗兰香,庶几君子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