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月人难暖,嘶风夜转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像(bù xiàng)的意思:与原本的事物或状态不一致,不符合预期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何当(hé dāng)的意思:何时;什么时候
金声(jī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民膏(mín gāo)的意思:指国家的财富,也可以指人民的血汗。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是处(shì chù)的意思:指人的品行或处事态度不端正,没有原则,不守诚信。
嘶风(sī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猛烈,犹如嘶嘶作响的声音。
下钥(xià yuè)的意思:指被困在门内的钥匙,比喻自己无法解脱的束缚。
星桥(xīng qiáo)的意思:指夜晚时,星星的光亮照映在水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桥梁。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元宵(yuán xiāo)的意思:指在元宵节吃元宵,也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
重城(zhòng chéng)的意思:指城墙高大坚固,难以攻破。
烛泪(zhú lèi)的意思:烛泪指的是烛火下的泪水,比喻极度悲伤或者非常悲痛的心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时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元宵节应有的热闹与实际的冷清,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
首联“炙月人难暖,嘶风夜转寥”,以“炙月”比喻明亮的月亮,却难以给人带来温暖,暗示了人心的寒冷。而“嘶风夜转寥”则描绘了夜晚风声凄厉,空旷寂寥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
颔联“如何当此际,都不像元宵”,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当前情景与传统节日气氛不符的惊讶和感慨。元宵节本应是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喜庆时刻,但现在却显得异常冷清,这背后可能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无奈。
颈联“烛泪民膏尽,金声贼胆骄”,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腐败。这里,“烛泪”象征着人民的辛劳和牺牲,“民膏尽”意味着民脂民膏被榨取殆尽;“金声”指权贵或统治者的言论或行动,“贼胆骄”则形容他们肆无忌惮、傲慢自大。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和统治阶层的贪婪与傲慢。
尾联“重城刚下钥,是处踏星桥”,描绘了城市在夜晚的静谧,但同时也暗示了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下艰难前行。这里的“重城下钥”可能指的是城门关闭,象征着一天的结束,而“踏星桥”则可能是比喻人们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状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元宵节应有的热闹与实际的冷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揭露,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