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赠程虞三·其四》
《答赠程虞三·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汝共干旌至,光生海上乡。

世家忘献子,苗裔高阳

水截扶胥口,山开栗里庄。

无能鸡黍,荷蓧末情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扶胥(fú xū)的意思:扶助、支持

干旌(gàn jī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出色。

高阳(gāo yá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风貌高尚,品德高洁。

光生(guāng shēng)的意思:指没有根基、没有根本、没有根据。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鸡黍(jī shǔ)的意思:指在战争中,士兵们身处险境,食物匮乏,只能吃鸡和黍米,形容极度贫困。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苗裔(miáo yì)的意思:指后代子孙繁衍生息的意思。

世家(shì jiā)的意思:指世代相传的家族,也可指世族世家的家庭。

无能(wú néng)的意思:缺乏能力、无法胜任或无法有效处理事情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答赠程虞三》组诗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古代贤人的追思。

首句“汝共干旌至,光生海上乡”描绘了友人来访的情景,以“干旌”象征友人的到来,同时借“海上乡”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充满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到来的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世家忘献子,苗裔爱高阳”,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与敬仰。这里,“献子”可能是指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赵盾,而“高阳”则与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首领有关,诗人借此表达对古代圣贤的追慕之情。

“水截扶胥口,山开栗里庄”两句,运用自然景观来隐喻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开拓。扶胥口和栗里庄都是地名,诗人通过描绘这两处风景,寓意着人生的转折点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无能具鸡黍,荷蓧末情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无奈。虽然无法以丰盛的宴席款待朋友,但这份深厚的友情却如同荷蓧一样,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感受到彼此之间的情感连结,不会因物质的贫乏而淡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贤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冻凫

江天岁晚景凄凄,云脚低垂望欲迷。

水鸟畏寒飞不起,黄芦枝上并头栖。

(0)

为彭子弘题渔钓图

彭郎矶畔小茅堂,露满秋林木叶黄。

石渚水生鱼欲上,一江风雨夜鸣榔。

(0)

题郭熙春山

紫雾春山绿树齐,水流花屿乱莺啼。

蹇驴乌帽归来晚,恰似成都濯锦溪。

(0)

白苧词二首·其一

象床玉瑱鸳鸯裀,铜盘画烛烧红云。

芳尊兰勺沾朱唇,《白纻》高歌动梁尘。

请君试听曲意新,挥金纵欢及良辰。

落叶辞条无再春,遗令高台作歌舞,郁郁西陵那得闻。

(0)

简于匡山次李五峰韵

之子远游吴楚间,春江二月草斑斑。

扁舟不愁风雨恶,作客正喜东南还。

共爱开门对湖水,几时高阁看青山。

花雨亭前未相见,题诗忆尔尚红颜。

(0)

题王仲弘县尹所藏高彦敬尚书巴陵山水图

尚书爱画山,落笔生远色。

微茫洞庭野,迥与湘渚隔。

青山迤逦盘春空,江波欲落江树重。

望中云梦开七泽,猿啼直与巴陵通。

王郎家住巴陵道,按图只说巴陵好。

巴陵女儿歌《竹枝》,微风落日行人少。

山中春雨生石田,柴门流水声溅溅。

钓竿长日倚沙树,扁舟中阁生晴烟。

爱此只合山中住,十年作官不归去。

高堂见画夜梦之,墓中离离湿秋露。

白头官满思转多,江南酒美仍蹉跎。

人生得意夜行乐,酒酣且和巴陵歌,王郎王郎奈尔何!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