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之间必夹川,万涧千溪汇于此。
濛濛淰淰中亸鞭,自远望之谓云里。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常言(cháng yán)的意思:
[释义]
(名)习惯上常说的像谚语、格言之类的话。如“人勤地不懒”。
[构成]
偏正式:常(言
[例句]
常言说的好。(作主语)
潮汐(cháo xī)的意思:指海水的涨落,也可以比喻事物的兴衰变化。
朝岚(cháo lán)的意思:指早晨的云雾,形容清晨时分的景色。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定从(dìng zòng)的意思:定从意为确定、决定从此以后,表示决心不改变、坚定不移的意思。
而已(ér yǐ)的意思:表示某事物或某情况只是如此,没有其他更多的含义或价值。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逆施(nì shī)的意思:逆向行动,违背正常的做法或规则。
气流(qì liú)的意思: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霞标(xiá biāo)的意思:形容光彩夺目、美丽绚烂。
下降(xià j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水平或程度从高处向低处变化,也可指人的地位、能力等降低。
行逆(xíng nì)的意思:指行为违背常理、逆反常规。
已矣(yǐ yǐ)的意思:已经结束或已经完了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远望(yuǎn wàng)的意思:远远地望着远方。
倒行逆施(dào xíng nì shī)的意思:指行为反常,违背常理,背离正道。
这首诗描绘了朝岚夕霭的自然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雾与山川之间的互动关系。诗人通过“朝岚夕霭”这一意象,不仅捕捉了自然界的瞬息变化,更蕴含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
首句“朝岚夕霭人常言”,点明了云雾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出下文对云雾特性的探讨。接着,“率拟霞标而已矣”,将云雾比作霞光的标志,形象地描绘了云雾在日出或日落时分的美丽景象。
“不知斯亦气流行,如潮汐自沧海起。”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云雾形成的自然规律,类比潮汐的涨落,说明云雾的生成和消散也遵循着某种内在的循环流动,如同海洋中的潮汐一般,有着自身的规律性。
“两山之间必夹川,万涧千溪汇于此。”描述了山谷间的水流汇聚,为云雾的形成提供了水源基础,同时也预示了云雾可能的流向和聚集之处。
“岚霭定从川下降,倒行逆施无其理。”指出云雾通常是从山谷间升起,而非下降,这种现象符合自然界的物理规律,不能违背。
“塞上厥候益分明,晓暮添衣乃所以。”则通过边塞地区早晚温差大,需要适时增添衣物的现象,暗示了云雾与气温变化的关系,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现象的复杂性和相互联系。
最后,“濛濛淰淰中亸鞭,自远望之谓云里。”以骑马行于云雾缭绕之中,远处看似置身云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沉浸其中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朝岚夕霭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深入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