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读(bǎi dú)的意思:读书或学习百遍,能够领悟深刻的道理。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弟子(dì zǐ)的意思:弟子指的是学生、徒弟,特指拜师学艺的人。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断港(duàn gǎng)的意思:断绝联系或关系;中断贸易或交流。
讲堂(jiǎng táng)的意思:指讲学的地方或讲学的形式。
可来(kě lái)的意思:可来指的是可以前来、可以到达的意思。
抠衣(kōu yī)的意思:指舍小利而求大利,舍得花钱或花时间。
年弟(nián dì)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弟弟,也用来形容年纪小的人。
循墙(xún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同一地方重复出现、循环往复的情况。
仰止(yǎng zhǐ)的意思:仰望并向上仰视,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极高敬意和崇拜。
余生(y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的剩余的一生,也可以指人生的最后阶段。
渊源(yuān yuá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源、来历或深厚的背景。
直接(zhí jiē)的意思:没有经过中间环节或者阶段,直接进行、发生或者表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东林书院及其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首联“此是东林旧讲堂,城南古寺拜文庄”,点明地点与对象,即东林书院及文庄(可能指文天祥),表达了对古迹的景仰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颔联“尚留薪木馀馨在,直接渊源百读长”运用象征手法,薪木之馨比喻文庄的思想影响深远,如同源头活水,滋养后人百读不厌。颈联“海可来游非断港,山堪仰止且循墙”以自然景观为喻,海可以自由来往,山则需循着墙而上,形象地表达了对知识探索的渴望与对先贤教诲的尊重。尾联“抠衣最恨余生晚,未列当年弟子行”表达了诗人遗憾自己未能早些成为文庄的弟子,流露出对未能亲受教诲的惋惜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东林书院及其精神的深刻敬仰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十一戒游
我学渊明,归去来兮,请绝交游。
有草阁三间,久盟息壤,秫田十亩,将老菟裘。
山水乡邻,梅花妻妾,小部声音黄栗留。
出门去,怕青天剑啸,沧海珠投。而今金尽床头。
纵舌在何辞仰面羞。
叹富贵才高,骄人易取,文章命薄,知己难求。
乘兴而来,途穷则返,笑傲随他呼马牛。
从今后,把世情看破,飘瓦卢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