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方攘(fāng rǎng)的意思:指平定叛乱、清除社会不安定因素。
赋性(fù xìng)的意思:
[释义]
(名)天性。
[构成]
偏正式:赋(性
[例句]
赋性刚强。(作主语)浮文(fú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言辞华丽而空洞,没有实质内容。
古书(gǔ shū)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尤指古代的经典著作。
洪水(hóng shuǐ)的意思:指大规模的洪水,也用来比喻巨大的灾难或困难。
结绳(jié shéng)的意思:用绳子或线束紧或绑扎物体,比喻团结一致,互相依靠,共同努力。
攘斥(rǎng chì)的意思:排斥、拒绝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水际(shuǐ jì)的意思:指水与陆地的交界处,也用来形容两种不同事物的交界处。
挑灯(tiǎo dēng)的意思:指夜间不睡觉,继续工作或学习。
无他(wú tā)的意思:没有其他;没有别的。
异学(yì xué)的意思:
(1).指异教。《<百喻经>序》:“是时会中有异学梵志五百人俱。”
(2).指异教徒。《法苑珠林》卷十九:“ 大迦叶 所选得千人……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
(3).旧指儒家以外的其他学派、学说。 宋 王安石 《答曾子固书》:“ 扬雄 虽为不好非圣人之书,然而 墨 、 晏 、 邹 、 庄 、 申 、 韩 ,亦何所不读?彼致其知而后读,以有所去取,故异学不能乱也。” 宋 陆游 《书房杂咏》之一:“异学方攘斥,浮文亦扫除。” 清 刘大櫆 《祭尹少宰文》:“醇儒不作,异学披猖,杂揉老佛,入阴出阳。”
- 翻译
- 我的天性没有别的爱好,家族传承的只有古老的书籍。
像尧帝那样忧虑洪水的时期,像伏羲画八卦留下的痕迹。
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正在相互排斥,浮夸的文字也被清除。
在北窗下挑灯夜读,姑且满足我最初的追求。
- 注释
- 赋性:天性。
嗜:爱好。
传家:家族传统。
但:只。
古书:古代书籍。
尧咨:尧帝忧虑洪水。
洪水际:洪水时期。
羲画:伏羲的八卦图。
结绳:古代记事方法,如结绳记事。
馀:遗留。
异学:不同的学术观点。
攘斥:排斥。
浮文:浮夸的文字。
扫除:清除。
挑灯:挑亮油灯。
北窗下:北窗边。
聊得:姑且能够。
遂:满足。
吾初:我最初的追求。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书房杂咏二首(其一)》。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淡泊的个性和家庭传承的价值观。他自述没有其他的爱好,家中珍视的是古老的书籍,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诗人提到尧帝时代的洪水治理智慧(暗指儒家的治水思想),以及伏羲氏结绳记事的古老文化痕迹,进一步强调了对古代知识的崇尚。
在社会风气中,他看到异端学说正在被排斥,浮华的文字也被清除,这反映了他对学术纯净和正统的追求。最后,他在北窗下挑灯夜读,享受着这种回归初心的学习生活,体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学者风范。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对于传统学问的坚守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满足,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魅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前歙令楚君雪梅图
洛雪一丈冻独鼾,谁其排闼惊袁安。
千载神交两贤令,寄意爱此英姿寒。
马缩龙埋万木折,胸次阳和骨立铁。
纨裤儿曹东风花,不耐春寒能耐雪。
病因饮致
痰锁封喉管,疮钉突齿龈。
猥勤无算爵,肯顾不赀身。
未即容殂谢,徒令受楚辛。
果能深避地,何敢妄尤人。
秋晚杂书三十首·其二十二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
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
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
鲥橘多骨核,乃至肆诋訾。
恭惟陈无己,此事独兼之。
五七掩杜集,千百臻秦碑。
四海紫阳翁,归美岂其私。
所以此虚叟,取为晚节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