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焉用梧,用梧成爱淫。
谓之物交物,请以为子箴。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格物(gé wù)的意思:通过观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来认识和理解世界。
国家(guó jiā)的意思:指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整体。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明德(míng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具有明德之人应有的优秀品质。
如是(rú shì)的意思:如此;正是这样。
圣心(shè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纯洁、善良、无私的状态。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问徒(wèn tú)的意思:向高人请教。指向有经验、有才能的人请教问题。
物理(wù lǐ)的意思:物理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问(xué wèn)的意思:学问指的是知识、学识、学习的内容和方法。
掩卷(yǎn juàn)的意思:掩盖真相或隐藏事实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与国(yǔ guó)的意思:与国意味着与国家有关或与国家的事务有关。
昭昭(zhāo zhāo)的意思:明亮、明显、清晰可见
昭如(zhāo rú)的意思:明亮如日,光彩照人。
指陈(zhǐ chén)的意思:指出问题的根源或原因。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这首诗以“梧窗”为题,借物喻人,寓意深远。诗人通过描述一个人在窗边读书的情景,引出对读书目的和方法的思考。首句“眷彼窗中人,读书藉梧阴”,描绘了读书人利用梧桐树荫读书的画面,营造了一种宁静、专注的氛围。接下来,“观梧识物理,掩卷契圣心”,表达了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梧桐树来理解宇宙万物的道理,并且在闭书后能与圣贤之心相契合,体现了读书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心灵的感悟和与圣贤精神的共鸣。
“天下与国家,本之在一身”,强调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指出个人的修养和责任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是之谓格物,昭昭如指陈”,进一步阐述了通过观察事物(格物)来明辨是非、理解真理的过程,如同指明道路一般清晰明确。
然而,诗人随后提出了对盲目追求学问的警示:“苟其不知本,学问徒纷纷。”如果学习者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法,那么再多的知识也只是徒劳无功。接着,“明德既不立,斯民何由新”,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如果没有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社会就无法得到真正的革新和发展。
最后,“如是焉用梧,用梧成爱淫。谓之物交物,请以为子箴”,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批评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的学习态度,而没有深入理解和实践,甚至可能走向错误的方向。他呼吁人们要像对待自然界的梧桐一样,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交流和模仿上。这不仅是对林县博坛的告诫,也是对所有读者的警醒,强调了学习的真正价值在于深刻理解和内在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