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昼(bái zhòu)的意思:白天、日间
方山(fāng shān)的意思:指事物呈现出完美的形状或状态。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泪痕(lèi hén)的意思:泪痕是指因为悲伤或哭泣而留下的痕迹。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命民(mì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的生死和命运。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贪财(tān cái)的意思:贪图财物,贪心追求财富。
逃命(táo mìng)的意思:指为了保命而逃跑或逃避危险的行为。
田产(tián chǎn)的意思:指土地和农作物,也泛指财产和财富。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销魂(xiāo hún)的意思:形容美丽动人、令人陶醉的景色或声音。
小事(xiǎo shì)的意思:指琐碎的事情、微不足道的事情。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阴沉(yīn chén)的意思:形容天空或心情沉闷、阴沉不开朗。
照彻(zhào chè)的意思:彻底理解或洞察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含义。
- 注释
- 六合:指天地四方,这里泛指天下。
行人:指在外行走的人,可能指百姓。
方山犬:比喻贪婪、凶狠的官吏。
入峡猿:形容逃难的人惊恐不安,如同峡中的猿猴。
典到:典当。
小事:相对更大的困境而言。
销魂:形容极度悲伤或痛苦。
霜台月:比喻清廉公正的官员。
茅檐:简陋的房屋。
泪痕: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公。
- 翻译
- 天地间阴沉沉的,如同被乌云笼罩,即使白天也像黄昏般昏暗。
贪婪的官吏就像方山犬,拼命搜刮;逃难的老百姓如同峡谷中的猿猴,惊慌失措。
典当掉琴书还是小事,连田产都变卖,更是让人心痛欲绝。
先生的智慧如同霜台月光,明亮而清澈,照亮了简陋的茅屋,洒下多少辛酸的眼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景象。"六合阴沉一样云,行人白昼亦黄昏",通过对天气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晦暗的氛围,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人们的心情。
接着,诗人用鲜明的比喻批判了贪婪的官吏和逃命的人民。"贪财吏似方山犬"直指那些贪污成性的官员,他们如同猛兽一般,只顾着自己的利益,不顾人民的苦难。而"逃命民如入峡猿"则形象地描绘了人民在灾难中四处奔波,像猿猴一样地寻找生存之所。
诗人接着写道"典到琴书犹小事,卖抛田产更销魂"。这里的"典到"指的是官府征收财物,"琴书"则代表文化和精神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文化娱乐也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已经无暇关心这些"小事"了。"卖抛田产更销魂"则表达了人民在灾难中的绝望,连最后的生存基础——土地也被迫出售,这种精神上的痛苦如同灵魂的丧失。
最后两句"先生明共霜台月,照彻茅檐几泪痕"中,诗人表达了对某位贤明之士的怀念。"霜台月"象征着清冷孤寂的月光,而"照彻茅檐"则意味着这种月光穿透了茅屋的屋檐,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凉。而"几泪痕"则暗示诗人在这清冷的月光下,回忆往事而留下的泪痕。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强烈地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悲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深切的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