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帨于下,有盘有匜。馈酌于上,有登有彝。
-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古代祭祀场景中的仪式之庄重与神圣。"盥帨于下,有盘有匜",讲述的是祭品摆放的井然有序,盥是洗手的容器,帨是用来擦拭的手巾,盘和匜则是盛放祭品的器皿。这几物件的安置,体现了古人对于祭祀活动的严肃态度。"馈酌于上,有登有彝",则是在描述祭祀中酒水的斟酌过程,馈是指供奉酒食,酌则是斟酒的行为,而登和彝都是古代饮器。这两句强调了祭祀中对酒水使用的尊重与程序。
"服容柔止,进退优止"一段,展示的是参与祭祀的人员在活动中的举止。服容指的是穿着正式服饰的仪态,柔止则是行动的温和与缓慢,进退优止则强调了他们行为的谨慎与得体。这一切都彰显了祭祀场合的庄严。
"即事寅恭,神其休止"最后两句,则是对祭祀过程中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的描绘。即事即指开始进行祭祀活动,寅恭则是对神明的崇敬态度,而神其休止,则是说在整个仪式中,对神的供奉与尊崇始终如一,不曾有片刻的懈怠。
整体而言,这段诗通过具体的祭祀细节,展现了古人对于宗教活动的虔诚态度,以及对传统礼制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牧牛词
郊原一雨馀,烟草柔更绿。
田家儿约伴,骑牛趁晴牧。
风日和煦坡垄平,徐徐且弗驱之行。
乌犍既饱还复卧,夕阳倒射牛背明。
老牸顾犊每却立,犊子喜跃时一鸣。
安閒了无觳?态,物意顺适如人情。
古槐阴阴如厦屋,儿亦槐根阁双足。
莫言饲牛多辛苦,一饱已矣无庸心。
牛饱儿欲饥,有饷不劳翁妪携。
暝色沉沉迷远树,短笛横吹却归去。
屋罅月
幽室不知年,夜长昼苦短。
但见屋罅月,清光自亏满。
佳人宴清夜,繁丝激哀管。
朱阁出浮云,高歌正凄婉。
宁知幽室妇,中夜独愁叹。
良人事游侠,经岁去不返。
来归在何时,年华忽将晚。
萧条念宗祀,泪下长如霰。
登泰山五首·其一
晓登泰山道,行行入烟霏。
阳光散岩壑,秋容淡相辉。
云梯挂青壁,仰见蛛丝微。
长风吹海色,飘遥送天衣。
峰顶动笙乐,青童两相依。
振衣将往从,凌云忽高飞。
挥手若相待,丹霞闪馀晖。
凡躯无健羽,怅望未能归。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