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自 然 子 夏 德 甫 宋 /何 梦 桂 子 以 自 然 名 ,诘 我 自 然 理 。至 理 本 无 言 ,有 言 已 非 是 。畏 隹 时 怒 号 ,厉 风 从 何 起 。晚 得 复 怒 生 ,春 雨 果 谁 使 。使 然 与 不 然 ,万 化 谁 与 纪 。君 诘 我 不 知 ,不 如 两 忘 已 。君 苟 未 忘 言 ,请 问 柱 下 史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风从(fēng cóng)的意思:风从是指风势来自某个方向,也用来形容某种现象的发生或某种行为的起因。
何起(hé qǐ)的意思:为什么起初,为何开始。
理本(lǐ běn)的意思: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理论基础坚实。
厉风(lì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猛烈。
两忘(liǎng wàng)的意思:两个人都忘记了以前的事情,心情变得舒畅。
怒生(nù shēng)的意思:生气,愤怒
怒号(nù háo)的意思:怒吼、愤怒地大声喊叫。
请问(qǐng wèn)的意思:用于客套或礼貌地询问对方的意见或问题。
使然(shǐ rán)的意思:表示由于某种原因或情况的存在,产生了某种结果或现象。
万化(wàn huà)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样、丰富多变。
忘言(wàng yán)的意思:指人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清楚,无法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思。
畏隹(wèi zhuī)的意思:畏惧、害怕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柱下(zhù xià)的意思:指在柱子下面,表示待在柱子下面的人或事物处于重要的位置或地位。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柱下史(zhù xià shǐ)的意思:指担任官职的人员,特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
- 翻译
- 你用自然之名询问我自然的法则。
真正的道理本无需言语表达,一旦用言辞描述就已偏离本质。
畏惧短暂的愤怒,狂风从何而生?
晚来的愤怒又出自何处,春天的雨水又是谁引发的呢?
是与否,万物变化的规律由谁制定?
你问我却无法回答,不如让我们都忘却这些疑问。
如果你尚未忘记言语的束缚,那就去问问古代的学问家吧。
- 注释
- 子以:你用。
自然:自然界。
诘:询问。
我:我。
至理:根本的道理。
非是:不是真实的。
畏:畏惧。
厉风:猛烈的风。
晚得:晚来的。
春雨:春雨。
使然:导致如此。
不然:不是这样。
万化:万物的变化。
纪:规律。
君:你。
两忘:忘却一切。
苟:如果。
柱下史:古代学问家的别称,指史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何梦桂所作,名为《送自然子夏德甫》。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惆怅和哲学性的自然观念。
"子以自然名,诘我自然理":开篇即提出自然的名号与自然的道理相问,这里“自然”既可理解为宇宙万物的本然状态,也暗示了人生的无为而治。诗人通过提问,将友人的名字与哲学理念联系起来,彰显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顺应。
"至理本无言,有言已非是":这是说最高的道理原本是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的,一旦有所言论,就已经偏离了真正的自然之道。这里体现了儒家“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思想,以及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之意。
"畏隹时怒号,厉风从何起":诗人通过对自然界某种剧烈现象的描述(如暴风骤雨),表达了内心的激动与不安,这里的“怒号”和“厉风”,既可以理解为外在自然景观,也可暗喻人生中的困顿。
"晚得复怒生,春雨果谁使":诗人继续探讨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将个人的情感变化与季节更迭相联系。这里“晚得”意味着不易获得或理解,而“复怒生”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使然与不然,万化谁与纪":这一句强调了自然界中事物的无常和变化多端,以及人类对于这些变化所持的态度。诗人通过提问,反映出人们面对自然万象时的困惑与探索。
"君诘我不知,不如两忘已":在朋友的质询下,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知,并提出一种超脱的态度,即不去计较是非,让世间纷扰随风而去。
"君苟未忘言,请问柱下史":最后一句,诗人邀请朋友若记得此次对话,就向那位隐居在柱下的隐者(古代称学者或文士)请教。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尊重,也暗示了对传统智慧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道家、儒家的哲思,以及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诗人探讨了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和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