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村 居 偶 成 宋 /姚 孝 锡 静 爱 柴 门 野 兴 幽 ,杖 藜 徐 步 到 岩 丘 。深 林 有 兽 鸟 先 噪 ,废 圃 无 人 泉 自 流 。土 瘠 税 租 随 力 办 ,年 丰 禾 黍 过 时 收 。客 来 不 虑 无 供 给 ,白 酒 黄 鸡 亦 易 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酒(bái jiǔ)的意思:指未经勾兑、掺杂的纯粹酒精饮料,也用来比喻纯正、纯洁的事物。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供给(gōng jǐ)的意思:提供或供应所需的物品或资源。
过时(guò shí)的意思:指某个事物、观念或技术已经不再适用或不再流行。
禾黍(hé shǔ)的意思:禾黍是指稻谷和黍谷,也泛指庄稼和粮食。
虑无(lǜ wú)的意思:没有顾虑,毫无忧虑
年丰(nián fēng)的意思:年年丰收,年景丰盛,形容农作物或收入丰富。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税租(shuì zū)的意思:指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税收和租税。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徐步(xú bù)的意思:慢慢地走,步伐缓慢
野兴(yě xīng)的意思:指人的天性或本性,与生俱来的本能,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自流(zì liú)的意思:自然流动,自然而然地流出来。
- 翻译
- 我静静地喜爱这乡村的宁静,拄着藜杖慢慢走到山丘。
森林深处有野兽鸟儿先叫,废弃的菜园无人却泉水自流。
土地贫瘠按能力纳税,丰收之年谷物过了季节才收割。
客人来访不必担心没有招待,白酒黄鸡都很容易找到。
- 注释
- 静:安静。
爱:喜爱。
柴门:简陋的木门。
野兴:野外的乐趣。
幽:幽静。
杖藜:拄着藜杖。
徐步:慢慢走。
岩丘:山丘。
深林:茂密的森林。
兽鸟:野兽和鸟类。
噪:叫。
废圃:荒废的菜园。
税租:赋税。
随力办:根据能力支付。
年丰:丰收之年。
禾黍:谷物。
过时收:过了收获的季节才收。
虑:担心。
白酒黄鸡:白酒和鸡肉。
易求:容易得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孝锡在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首句“静爱柴门野兴幽”表达了他对简朴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享受着远离尘嚣的悠闲情趣。接下来的“杖藜徐步到岩丘”写出了他悠然自得地漫步山间,杖藜而行,显得从容不迫。
“深林有兽鸟先噪,废圃无人泉自流”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乡村的生机与活力,即使人迹罕至,动物和泉水依然自得其乐。诗人观察细致,透露出对大自然的亲近和敬畏。
“土瘠税租随力办,年丰禾黍过时收”反映了农耕生活的现实,土地贫瘠但仍尽力交纳赋税,丰收之年则适时收割,体现了农民的勤劳和顺应天时的智慧。
最后,“客来不虑无供给,白酒黄鸡亦易求”表达了诗人热情好客的一面,即使家中简朴,只要有客人来访,也能拿出自家酿的白酒和黄鸡来款待,显示出淳朴的人情味。
整体来看,这首《村居偶成》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恬淡、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画卷,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