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
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
这是一首描绘远行和送别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开篇“君游南国去,旅梦若为宁”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同时也祝愿对方一路平安。
接下来的“一路随鸿雁,千峰绕洞庭”则是对壮丽山水景色的一番描摹。诗人通过“鸿雁”这一意象,将远行者的行踪比作大雁的翱翔,让读者感受到旅途上的辽阔与自由。而“千峰绕洞庭”则是对湖南洞庭湖周围山峦众多的描写,既展示了自然景观之美,又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第三句“林明枫尽落,野黑烧初经”转而描绘秋天的景色。这里的“枫叶”和“野火”营造了一种淡远而又略带哀伤的情调。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一种观察,也暗示了时间流逝与人事更迭之间的无常。
最后,诗句转向内心世界:“有兴寻僧否,湘西寺最灵”。在这里,“寻僧”成为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而“湘西寺最灵”则显露出诗人对心灵寄托之所的信任与期待。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更是一种内心世界的自我安慰和精神寄寓。
整体而言,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俗务、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由的意境。它既是对朋友离去的一种送别之辞,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露。
蓬莱高阁蓬莱山,蓬莱客欲凌烟寰。
春风有力为送上,直到缥缈虚无间。
三月韶光舒锦绣,凭高一望开心颜。
争流萦绕万云壑,竞秀罗列千烟鬟。
重青浓碧不烟鬟。
重青浓碧不可画,照以丽日红紫殷。
重瀛指点路不远,云气一道光斓斑。
我欲因之度弱水,直叩故山白玉关。
列仙旧侣重相见,手采琪花瑶草还。
种向阁前并阁后,好与万家春树相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