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成委鬼与茄花,劈正徒劳殿楹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遍野(biàn yě)的意思:遍布整个地区或场所,无处不在
不省(bù xǐng)的意思:不省指不省事、不省心,形容事情麻烦、不容易处理。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寸铁(cùn tiě)的意思:形容人非常坚强、刚强,不可动摇。
大东(dà d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规模、程度或力量很大。
雕锼(diāo sōu)的意思:形容文章、字句等精细而繁复。
东昏(dōng hūn)的意思:指人愚昧无知,思维迟钝,行为荒唐可笑。
法宫(fǎ gōng)的意思:指法庭或法院。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何堪(hé kān)的意思:形容遭遇困境或不幸时,感到无法承受或难以忍受。
桓灵(huán lí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气质高尚纯洁,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和才能。
挥戈(huī gē)的意思:指挥着战争,用兵器扬威。
匠心(jiàng xīn)的意思:指精湛的技艺和精心的心思。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九重(jiǔ zhòng)的意思:形容层次或境界非常高。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狂竖(kuáng shù)的意思:指人非常愤怒或非常兴奋,情绪激动到极点。
六州(liù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六个州,泛指天下、全国。
弄兵(nòng bīng)的意思:指不懂军事的人乱来,胡乱指挥军队。
陆沈(lù shěn)的意思:指陆地和河流交接处,形容地势平坦、水陆交通方便。
内操(nèi cāo)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思想、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
披图(pī tú)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者画作的内容详尽而生动。
三百(sān bǎi)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或程度非常大。
神州(shén zhōu)的意思:指中国,意指中国是一个伟大而神圣的国家。
神似(shén sì)的意思:形容非常相像,极为相似
霜刃(shuāng rèn)的意思:形容冰冷、锋利的刀剑。
他人(tā rén)的意思:指别人、其他人。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吞声(tūn shēng)的意思:指忍气吞声,不敢发声或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不满。
想见(xiǎng jiàn)的意思:希望见到某人或某物。
小东(xiǎo dōng)的意思:指年纪小的男孩子,也可用来形容年轻人。
写形(xiě xíng)的意思:
(1).谓从外形审察病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越人 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2).画像,图写形貌。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公直》:“﹝ 陆德明 ﹞入朝, 太宗 引为文馆学士,使 阎立本 写形。” 宋 梅尧臣 《传神悦躬上人》诗:“鑑貌不鑑道,写形寧写心。” 宋 邓椿 《画继·徽宗皇帝》:“凡所得纯白禽兽,一一写形作册。”寻斧(xún fǔ)的意思:寻找已经丢失或失去的东西,比喻做无用功或者做无谓的努力。
杨左(yáng zuǒ)的意思:指人的左耳朵
野民(yě mín)的意思:指无法无天、不受约束的人,也可指没有文化修养的人。
以至(yǐ zhì)的意思:甚至,到了…的程度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章奏(zhāng zòu)的意思:指文章或乐曲的开头部分,也泛指事物的开端或开头。
真成(zhēn chéng)的意思:真实地成为,完全成为
正徒(zhèng tú)的意思:指人行事正直,品德高尚,严守法纪。
忠良(zhōng liáng)的意思:指忠诚正直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忠诚的态度。
铸铁(zhù tiě)的意思:比喻言行坚定、不可动摇。
走马(zǒu mǎ)的意思:走马是指乘马行走,也可指迅速行动或快速推进。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历史画卷,反映了明朝末年的衰败景象。诗人首先以"披图"和"如鉴"比喻,暗示历史图卷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揭示了王朝的兴衰。他指出,尽管曾经的强大基业在短短三百年间被破坏殆尽,皇帝沉迷于雕琢工艺,忽视了忠诚贤良之士,导致政事荒废,犹如东昏侯般昏庸。
接着,诗人批评了统治者玩弄武力,导致杨左等忠臣空有治国之心而无能为力。预言式的警示被抛诸脑后,朝廷内部混乱,甚至不惜金钱贿赂。诗人感慨,原本精心策划的治理方案最终落得个徒劳无功,宫殿的装饰也只是表面文章。
诗人进一步揭露了宫廷深处的奢华与腐败,权力被他人掌控,国家陷入沉沦。即使有人试图改革,如"大东小东纵寻斧",但正义之声被压制,奸佞之人嚣张跋扈。皇帝疏于军事,导致外敌入侵,民间深受其苦。
最后,诗人痛心疾首,指出六州铸铁的决策错误,将国家推向了桓灵二帝时期的动荡深渊,提及这段历史令人难以启齿。整首诗以强烈的对比和讽刺,揭示了明朝末期政治的腐败和衰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