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风(bā fēng)的意思:指八种外在的风吹草动,比喻各种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不验(bù yàn)的意思:不验指的是不经过验证或不经过检验。
方隅(fāng yú)的意思:指四个角落或四个方向的边角。也比喻重要的地方或要点。
方士(fā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智、有学问的人。
祸福(huò fú)的意思:祸福指的是人生中的好坏遭遇,有时候祸福并存,意味着好事和坏事常常一起发生。
九宫(jiǔ gōng)的意思:指的是九个方位,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和中央。
盲聋(máng lóng)的意思:盲聋指的是盲目和聋哑,形容人缺乏理性和明智,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和了解。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太一(tài yī)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权力、地位或才能非常高,无人可比。
外邪(wài xié)的意思:指外部的恶势力或邪恶势力。
治世(zhì shì)的意思:统治社会,治理世界。
- 翻译
- 四方各有其特定方位,明堂则面向八面来风。
圣人以此法则治理天下,不被外界的邪说所侵扰。
方士祭祀太一神,尊崇的神祇分别掌管九宫方位。
灾祸与福祉最初并无定论,只是空洞无物的欺骗,只能愚弄瞎子和聋哑人。
- 注释
- 方隅:四方的角落或方位。
明堂:古代的一种重要建筑,用于祭祀和集会。
八风:指东、南、西、北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向的风。
治世:太平盛世,社会秩序良好。
外邪:指来自外部的错误观念或不良影响。
方士:古代术士,常指修炼仙丹或通晓神秘学问的人。
太一:古代神话中的至上神祇,象征宇宙的统一力量。
九宫:古代星象学或道教中的一个概念,象征天上的九个区域。
祸福:灾祸与幸福。
验:验证,证明。
欺:欺骗。
盲聋:比喻无知或愚昧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读素问十六首·其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古喻今、抒发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诗歌。
“方隅各有四,明堂朝八风。”这里的“方隅”指的是宇宙四极,“明堂”则象征中央之宫,即帝王所居之处。“朝八风”可能暗示着八方来朝,形容天子受到四海宾客的朝拜。诗人通过这一开篇之句,营造出一种宏大、庄严的氛围。
“圣人以治世,不受外邪攻。”“圣人”指的是古代的贤君或理想中的统治者。“治世”意味着用智慧和德行来管理世界,而“不受外邪攻”则表明圣人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拒绝外界的诱惑和干扰。这两句强调了理想领袖的品质和能力。
“方士祠太一,贵神分九宫。”这里的“方士”可能指的是道士或方术之人。“祠太一”是指祭祀宇宙之主,即太一尊者,“贵神分九宫”则表明这些方士尊崇高贵的神灵,并将其分布在九个不同的宫殿中。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了当时道教信仰和宇宙观的一角。
“祸福初不验,徒用欺盲聋。”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悲观。“祸福”指的是灾难与幸福,“初不验”意味着在一开始就无法预测或验证哪些行为会带来祸患或福泽。“徒用欺盲聋”则是说人们往往使用欺骗之术去迷惑那些愚昧无知的人。诗人通过这些词句,传达了对人世间善恶报应不明显的感慨,以及对那些利用迷信手段蒙蔽民众行为的批判。
总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宇宙观、政治哲学和个人情感,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岳季方还京
登高楼,望明月,明月秋来几圆缺?
多情只照绮罗筵,莫照天涯远行客。
天涯行客离家久,见月思乡搔白首。
年年尝是送行人,折尽边城路傍柳。
东望秦川一雁飞,可怜同住不同归。
身留塞北空弹铗,梦绕江南未拂衣。
君归复喜登台阁,风裁棱棱尚如昨。
但令四海歌升平,我在甘州贫亦乐。
甘州城西黑水流,甘州城北胡云愁。
玉关人老貂裘敝,苦忆平生马少游。
新曲古意
淩波洛浦遇陈王,躧步邯郸缀舞行。
鸾尾凤头争嬿婉,麝脐龙脑斗芬芳。
巫阳台上春先到,汉月楼中夜未央。
结网嬉蛛垂藻井,营巢睇燕宿梅梁。
金仙素掌晞金露,玉女青腰袅玉霜。
翠织屏风交屈戍,红罗斗帐挂香囊。
腻鬟斜坠乌云滑,脂体横陈白雪光。
词赋楚王怜宋玉,画图天老教轩皇。
生憎露鹤催宵急,死恨星鸡促曙忙。
肯信王嫱嫔绝国,红颜清泪泣玄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