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蔡 秀 才 求 予 所 作 记 作 诗 赠 之 时 蔡 移 居 宋 /陈 造 古 人 四 壁 居 ,今 人 犹 叹 息 。蔡 子 携 百 指 ,亦 自 无 四 壁 。分 绝 槟 榔 求 ,未 断 文 字 癖 。此 行 谁 知 己 ,所 向 尽 艰 食 。予 文 久 自 知 ,不 作 杯 水 直 。方 君 忍 饥 雷 ,可 语 宁 此 石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指(bǎi zhǐ)的意思:形容众多人指责或诋毁某人或某事。
杯水(bēi shuǐ)的意思:杯水指微不足道的事物,形容微小得无法起作用或影响。
壁居(bì jū)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期闭门不出,不与外界交往。
槟榔(bīng l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互纠缠、纠结在一起。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断文(duàn wén)的意思:指文章或文字的断绝,无法继续下去。
方君(fāng jūn)的意思:指一个人在做事情时以正直、公正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公平对待。
分绝(fēn jué)的意思:分割断绝,彻底分离。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饥雷(jī léi)的意思:形容饥饿到极点。
艰食(jiān shí)的意思:艰难地吃饭,形容生活困苦。
今人(jīn rén)的意思:指现在的人,也可指当代人。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所向(suǒ xiàng)的意思:指方向、目标或力量所指向的地方或对象。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文字(wén zì)的意思:指书面语言,也指文字的能力和技巧。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作杯(zuò bēi)的意思:指为了取悦他人而刻意表现出谦逊的样子。
文字癖(wén zì pǐ)的意思:
酷爱写文章的癖好。 宋 陈造 《八月晦试院中作》诗:“官居课程地,生有文字癖。”
- 注释
- 古人:过去的人。
四壁:形容生活简陋。
犹:仍然。
叹息:感慨。
蔡子:某位姓蔡的知识分子。
百指:形容知识渊博。
分绝:分离居住。
文字癖:对学问的热爱。
谁知己:无人理解。
艰食:艰难的生计。
予文:我的文章。
杯水直:微不足道的价值。
忍饥雷:忍受饥饿。
宁此石:宁可像这石头一样坚定。
- 翻译
- 古人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中,现代人对此仍感到惋惜。
蔡先生虽然有许多手指(意指知识丰富),但也没有奢华的生活条件。
他为了获取知识,不惜分开居住,追求学问。
却无人理解他的艰辛,只能靠艰难的生活维持生计。
我深知自己的文章价值,不会像一杯水那样微不足道。
面对你忍饥挨饿的境况,我可以告诉你,我的石头(这里可能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能共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与今人的生活对比,以及对友人蔡秀才的同情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古人四壁居”暗示古代学者的清贫生活,而“今人犹叹息”则表达了对现代社会物质追求的感慨。蔡秀才虽贫困,“亦自无四壁”,但他的精神世界丰富,热衷于读书写字,“分绝槟榔求,未断文字癖”。
诗人进一步表达对蔡秀才的理解和支持,认为他在艰难的生活中依然坚守自我,寻求知音。“此行谁知己,所向尽艰食”体现了蔡秀才的孤独和坚韧。诗人自谦自己的文章虽然价值不高,“不作杯水直”,但仍能理解并欣赏蔡秀才的才华。
最后,诗人以“方君忍饥雷,可语宁此石”作结,形象地比喻蔡秀才在困境中仍如砥砺前行的石头,坚韧不屈,值得交谈和鼓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对友人的同情,也赞扬了他的精神品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十一日雪中赴宿怀邻几原甫
正月东都雪,多于旧腊时。
酒宾临迥阁,野雀集枯枝。
马向西城度,花从上苑迟。
刘郎与江叟,相对定争棋。
满江红.寿太守四月三十
九十炎光,又过了、三分之一。
记当年光际,诞生良弼。
崧岳降神钟秀气,孕成间世真英杰。
妙文章、拾芥立功名,谁能敌。周孔业,邹轲质。
伊尹志,渊明节。袖经纶妙手,屡投班笔。
富贵一朝知已逼,封侯谈笑真堪觅。
信功名、管取出长年,看箕翼。
送真希元侍郎得祠西归
愿治方凝伫,求归竟得閒。
空令如我辈,忍愧尚朝班。
望重忠嘉上,身轻去就间。
渺然人物虑,少壮亦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