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入商秋天似水,坐当清夜月如霜。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面(bái miàn)的意思:白色的面粉。也用来形容人的面色苍白。
穿杨(chuān yáng)的意思:箭射中杨树,比喻射中目标或命中要害。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法王(fǎ wáng)的意思:指善于判断是非、公正无私的人,也可指能够明辨真伪、有决断力的人。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商秋(shāng qiū)的意思:商秋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商量事情时,态度诚恳、真诚无欺。
通臂(tōng bì)的意思:通臂指能够左右开弓,左右手同样熟练,形容人的双手能力均衡。
消除(xiāo chú)的意思:消除指摆脱、除去或清除某种不利或不良的因素或状况。
悬崖(xuán yá)的意思:形容非常危险或困难的境地。
白面郎(bái miàn láng)的意思:指面色白皙的年轻男子,也用来形容年轻俊美的男子。
- 鉴赏
这首诗以“咏物体六十六首”之六十一篇的形式,描绘了一只猿的形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猿的敏捷与灵巧,以及它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首句“何处翩翩白面郎”,以“白面郎”比喻猿的灵动与优雅,仿佛一位翩翩公子在林间穿梭,形象生动。接着,“曾从说剑学穿杨”,暗示猿不仅身形轻盈,还蕴含着某种超乎寻常的智慧和技能,如同古代传说中能够学习人类技艺的动物一般。
“悬崖百尺能通臂,过峡三声早断肠。”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猿的非凡能力。在百尺高的悬崖上,猿能够自如地活动,展现出惊人的臂力与平衡感;而“过峡三声早断肠”则可能是在形容猿穿越狭窄险峻的峡谷时发出的叫声,既表现出其生存的艰难,也透露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啼入商秋天似水,坐当清夜月如霜。”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猿的啼声比作秋水潺潺,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又宁静的氛围;同时,坐在清冷的夜晚,月光如霜,既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也暗含了猿在自然中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最后,“欲将烦恼消除尽,衔果还须礼法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猿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猿在自然界中虽然有着超凡的能力,但仍然需要遵循自然法则和生存之道。这句话或许寓意着,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界的生物,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才能和谐共存,消除不必要的烦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属性,也蕴含了对生命、自然与规则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万物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侄隆吉作遂安教谕
旧时州置文学掾,南宫集英大学选。
英雄壮志必此争,饭囊郡庠奴隶县。
今时学籍难登天,青山□□老天厌。
蚁蜁驴磨犹自痴,不释不玄良觉窘。
南州谕缺数百员,得即忻忻不得愠。
他年正录繇此迁,视博士员居四紧。
博士以上梯级危,仕至泮宫钻天令。
小阮胆大志复狂,拔起泥中尤自奋。
不顾在列嘲好为,滥取皋比得家便。
天上知心爱屋乌,尚觉知心相勉劝。
弘文弟子需补员,径合翰林集贤院。
我欲劝子入翰林,却恐远嫁难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