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诗·其五》
《山居诗·其五》全文
明 / 法杲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贿]韵

云去又云来天地常在

后客复前客,草店终不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常在(cháng zài)的意思:经常在一起、时常在一起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居所的宁静与恒久,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的描述,展现了时间流转中的不变与永恒。

首句“云去又云来”,以云的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云的来去无常,却也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往复。接着,“天地还常在”一句,强调了自然界的永恒存在,与云的短暂形成对比,突出了天地间万物变化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

“后客复前客,草店终不改”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草店作为山中旅人的休息之所,见证了无数过客的来来往往,但它本身却始终如一,没有改变。这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稳定,也隐喻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即使世事变迁,某些本质的东西依然不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微妙平衡的理解。

作者介绍

法杲
朝代:明

法杲,字雪山,出家吴门之云隐庵,以舞象之年,修瑜珈法。及长悲悔,遂弃去,修出世法,与一雨润公,巢松浸公,同参雪浪大师于无锡之华严寺。
猜你喜欢

清平乐.梅

女儿装扮。的的惊人眼。浓抹新来浑未惯。

爱著绿轻红浅。看他雪里霜中。居然韵远香融。

莫待柳丝牵引,先交嫁与东风。

(0)

金缕曲·其一送余挺生大令筠之乐清任

两浙从公久。十馀年、衙参听政,槐厅邂逅。

抚字催科分殿最,不愧吾民慈母。

偶绾此、铜章墨绶。

一载章安初莅治,便商量、小试栽花手:去思颂,万民口。

两家同是忠宣后。念鲰生、同居皖籍,他乡聚首。

敬梓恭桑偏谊笃,略分言情希有。

竟不料、来朝马走。

他日龙湫来揽胜,待洪崖、再挹浮邱袖。

论文字,一樽酒。

(0)

百字令.又题《帝女花》、《桃溪雪》两传奇后

老天何苦,把佳人才子,艰难尝试。

离合悲欢空簸弄,抛了盈盈清泪。

宝镜重圆,绿珠竟殉,幻出离奇事。

茧情词客,谱成双绝文字。

堪叹逝水流光,繁华一瞬,回头无滋味。

剩有茫茫身世在,不许闲愁搁起。

故国沧桑,海疆风鹤,一例伤心意。

卌首新诗,暂当仙佛游戏。

(0)

水龙吟.述怀

商量结个茅庵,偏宜林壑清幽处。

两边种竹,中间供养,白衣仙姥。

日日龛前,心香一瓣,敲通斋鼓。

仗慈云垂荫,有情眷属,都成了,莲天侣。

人世愁风愁雨。尽豪华、浑无真趣。

怎如这里,花凭泉溉,菜和云煮。

梦也忘机,醒还礼佛,有欢无苦。

便从今永矢,乘光扣寂,闻思如遇。

(0)

沁园春.珠穆拉玛峰

万里云山,一片银涛,多是雪封。

认玉苍苍里,擎天柱石,白茫茫底,大地蒙茸。

悬结冰层,空临绝壑,展季节狂飙撼谷穹。

人共道,见草莱沾露,飞走潜踪。横虹。康藏西东。

绾南国屏藩锁钥通。

算云梦风流,凭谁管领,朝阳立马,惟我英雄。

左挟昆仑,俯提扬子,正带砺山河顾盼中。

齐鼓掌,仰红旗飘飏,第一高峰。

(0)

玉女摇仙佩.次柳屯田韵

花心可可,草色绵绵,艳指湘裙联缀。

几度情关,三生缘果,只惜负伊佳丽。枉把红儿比。

使罗虬覆掌,轻翻偏易。

便相讶、蛾眉淡扫,惟恐脂痕粉迹无已。

嫣然暂回眸,笑靥盈盈,何妨薄媚。

还自露华俊约,雾阁春风,缱绻深深难弃。

恨晚恰逢,相怜多感,似值双成齐美。怎禁身亲倚。

况珠玉吞吐,商量文艺。

藉彼此、风流事畅,好生消受,许多情意。会心誓。

从休浪掷鸳鸯被。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