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萤》
《萤》全文
宋 / 丁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兰畹炎飙息,莎阶霁景凉。

宵征屋漏昼伏阳光

具体微雨显,馀辉有若亡。

惟怜资学者熠耀纱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霁景(jì jǐng)的意思:指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也比喻事情解决后的清明景象。

具体(jù tǐ)的意思:具体指事物或概念的明确、明细的特征或表现。

纱囊(shā náng)的意思:指人头脑简单,思维能力低下,像纱囊一样空虚无物。

屋漏(wū lòu)的意思:屋顶漏水。比喻家中有隐患或内部问题被暴露出来。

宵征(xiāo zhēng)的意思:宵征是指在夜间出兵作战或进行巡逻的行动。

学者(xué zhě)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博学多才,知识渊博。

炎飙(yán biāo)的意思:形容热气猛烈地吹动,也比喻情绪激动或言辞激烈。

阳光(yáng guāng)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明媚,充满阳光。

熠耀(yì yào)的意思:熠耀指光亮闪烁、明亮夺目。形容光芒四射、光彩照人。

有若(yǒu ruò)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相似的特点或状态。

昼伏(zhòu fú)的意思:白天隐藏或伏藏,暗中等待时机。

资学(zī xué)的意思:指学问渊博、才华出众。

翻译
兰花的庭院在炎风中安静下来,莎草阶前的景色变得清凉。
夜晚出行遵循屋檐滴水的声音,白天则躲避强烈的阳光。
细微的雨滴清晰可见,余晖却仿佛消失不见。
只因爱惜它能照亮求知者,光芒照亮了整个书囊。
注释
兰畹:兰花盛开的庭院。
炎飙:炎热的风。
莎阶:覆盖着莎草的台阶。
霁景:雨后放晴的景色。
宵征:夜晚出行。
屋漏:古代指屋顶瓦缝滴水。
昼伏:白天躲藏。
阳光:强烈的阳光。
具体:清晰可辨。
馀辉:残余的光辉。
资学者:供学者使用。
熠耀:闪耀。
纱囊:书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夜微雨后的静谧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学者勤奋学习的赞美之情。

“兰畹炎飙息”一句,以兰草和屋檐上的热气来形容炎热的夏日气氛。“莎阶霁景凉”则转而描绘微雨过后,青石板阶上露出的清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宵征循屋漏”、“昼伏避阳光”两句,通过夜晚听雨和白天躲避烈日的行为,传达出夏季的酷热,以及人们对凉爽的向往。

随后,“具体微雨显”与“馀辉有若亡”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细雨过后的景象,天空中阳光被云层遮蔽,只剩下几缕余晖,如同即将消逝的灯火。

最后,“惟怜资学者,熠耀满纱囊”一句,则点出了诗人的主旨。这里的“资学者”指的是那些勤奋学习的人,而“熠耀满纱囊”则形容他们如同萤火虫一样散发出智慧的光芒,充满了整个书房。这不仅是对勤学之人的赞美,也反映出诗人对知识和教育的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夜微雨后的宁静与凉爽,以及对勤奋学习者的赞扬,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丁谓

丁谓
朝代:宋   字:谓之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生辰:966-1037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猜你喜欢

雪夜镇宁公馆承严大夫载酒

念尔淹金筑,怜予访碧鸡。

路岐簪乍盍,风雪酒频携。

宦计看俱拙,乡心话转凄。

河桥明月袂,挥向博南西。

(0)

怀赵太史·其二

一别师雄后,銮坡隔粤台。

隐沦栖药市,仙客在蓬莱。

剑履星辰上,文章琬琰才。

山前桃李树,春到竞先开。

(0)

厓门怀古·其四

沧海龙归彻九冥,堂堂正气满沧溟。

皇图帝业俱消索,只有丹心照汗青。

(0)

拟古十九首·其七明月皎夜光

迢迢仲秋夕,璧月扬素辉。

仰视河汉间,灿灿明星稀。

白露泫庭柯,蟋蟀鸣声悲。

鸿雁天际翔,岁暮将何之。

言念平生欢,结交贫贱时。

一朝致青云,弃我如敝帷。

物候有变迁,人情难久持。

友道日荆棘,叹息谷风诗。

(0)

得戴筠台太守游山记

重岩千仞遍跻攀,天遣浮生几度閒。

马首断烟随鸟没,却从云外见冰山。

(0)

虎皮驿

阴风捲地马蹄疾,拥路霓旗迎晓日。

红轮天上薄朝云,黄沙白草皆青春。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