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空小空,是虎是你。如备与觉,可撩其尾。
嗟今衲子,眼如裴旻。但见其彪,安识虎真。
百兽(bǎi shòu)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聚集在一起。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勃勃(bó bó)的意思:充满生机和活力
长沙(cháng shā)的意思:指人的性情坚定不移,不易改变。
大空(dà kōng)的意思:指空无一物、空无所有的状态。
大虫(dà chóng)的意思:指权势显赫、威风凛凛的人。
儿戏(ér xì)的意思:指事情或行为太过简单、轻松,不值一提。
竿头(g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前端或顶端。
空林(kōng lín)的意思:指树木凋零,森林荒芜,没有生气。
捋须(lǚ xū)的意思:整理胡须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声威(shēng wēi)的意思:声望和威势。
行尘(xíng chén)的意思:行走的尘土,比喻人的行动、事业或声誉等。
引手(yǐn shǒu)的意思:引手指的是被人引领着走,比喻被人左右、操纵。也可指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依存。
震恐(zhèn kǒng)的意思:极度恐惧或惊慌失措。
百尺竿(bǎi chǐ gān)的意思:比喻能力或成就有限,无法再进一步提高。
百尺竿头(bǎi chǐ gān tóu)的意思:比喻离成功或目标非常近。
这首诗以奇特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对“长沙岑大虫”的赞美与敬畏之情。开篇“长沙大虫,声威甚重”,直接点明了主题,将“大虫”比作长沙之地的猛兽,暗示其威严与力量。接着,“独眠空林,百兽震恐”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大虫”的孤独与威压,使得百兽为之颤栗。
“寂子儿戏,见不知畏”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虫”视为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在玩耍,却让百兽感到畏惧,进一步突出了其神秘与不可测的特质。而“引手捋须,几缺其耳”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大虫”令人难以接近的威严,仿佛伸手就能触及其须发,却几乎能让人失去听力。
“大空小空,是虎是你”这一句,巧妙地将“大虫”置于宇宙与个体之间,既指其为自然界中的猛兽,又暗含其超越常规、深邃难测的哲学意味。最后,“如备与觉,可撩其尾”则以禅宗的智慧,提示人们面对如此强大的存在时,应保持谦卑与敬畏之心,或许只需轻轻一触,便能感受到其内在的力量与智慧。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赞美了“长沙岑大虫”的威严与神秘,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在自然与超然之间寻找共鸣,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水清沙净见游鱼,槐柳阴阴五月初。
人似登仙惟火食,俗如太古欠巢居。
熟闻高卧常扃户,剩欲频来共荷锄。
从此梦游端有地,渊明不独爱吾庐。
日日蛮童佩一壶,壶乾时亦复村酤。
横林露塔远犹见,暮霭笼山淡欲无。
绿浦例凭菰作界,画桡常遣鹭前驱。
此身元是沧浪客,敢学高人乞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