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玉切孤朗,天律与之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比兴(bǐ xīng)的意思:比喻;比方。
不敌(bù dí)的意思:不及,不胜
陈义(chén yì)的意思:坚定不移地主张正义和道义。
虫响(chóng xiǎng)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细小,像昆虫的叫声。
啁哳(zhāo zhā)的意思:形容声音杂乱嘈杂,喧哗不止。
风人(fēng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形象或行为举止时尚、时髦,具有个性和风格。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久客(jiǔ kè)的意思:指长时间居住在外地的客人或长期留在某个地方的人。
劳心(láo xīn)的意思:指费尽心思、用心良苦。
率尔(lǜ ěr)的意思:意味着自然而然地、毫不费力地。形容做事轻松自如、不费吹灰之力。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天律(tiān lǜ)的意思:指宇宙间的自然法则,也指天道、天理。
天鸡(tiān jī)的意思:指天空中的鸡鸣声,形容时辰的早晨。
啸歌(xiào gē)的意思:形容歌声高亢激昂,充满激情和豪迈。
吟猱(yín náo)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郁陶(yù táo)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舒畅。
自然(zì rán)的意思:指与人类社会活动无关的事物或现象,也指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处理的状态。
自得(zì dé)的意思:自我满足,自我得意
- 鉴赏
这首诗《秋感(其四)》由清代诗人朱景英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感慨与自然界的微妙联系。
首句“风人托比兴,陈义岂不高”以“风人”比喻诗人,借以表达诗人通过比兴手法传达的深刻意义。接着,“如何假啼笑,率尔翰墨操”则揭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即使在啼笑之间,也难以掩饰内心的真实情感,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率真与坦诚。
“似闻秋虫响,不敌天鸡号”将秋虫的微弱声响与天鸡的高昂鸣叫进行对比,暗示了自然界中声音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
“啁哳亦自得,久客增郁陶”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客居他乡,内心逐渐积累的忧郁与沉思。这里的“啁哳”既指秋虫的叫声,也暗喻内心的纷扰与纠结,而“郁陶”则表达了诗人因长期客居而产生的深沉情感。
“乃知自然音,入耳均吟猱”强调了自然之声对于心灵的影响,无论是高亢还是低沉,都能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音律与人的内心情感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最后,“桐玉切孤朗,天律与之遭”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关系,桐木的清亮与天籁之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纯净而美好的世界。而“嗤子耽啸歌,聊写劳心忉”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状态的反思,他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不忘抒发内心的劳苦与忧愁,体现了诗人既欣赏自然之美,又勇于面对生活挑战的人生态度。
综上所述,《秋感(其四)》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探索,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哲理性思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