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西门楼前较射叠旧作韵·其三》
《大西门楼前较射叠旧作韵·其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南服灾伤重洛嵩,惭称饥溺已躬同。

旰宵惟亟筹衣食支诎何能适矢弓。

荒服却因至鹣鲽羽林况复恃罴熊。

联情示度聊亲御,连中休誇此素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旰宵(gàn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特指深夜或夜晚未眠的时间。

荒服(huāng fú)的意思:指衣冠不整,形容人的仪表不整洁。

饥溺(jī nì)的意思:形容饥饿到极点或者渴望得到某种东西。

鹣鲽(jiān dié)的意思:形容人们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连中(lián zhòng)的意思:连续中奖或连续取得成功。

南服(nán fú)的意思:指南方的服饰,用来形容穿着华丽的衣服。

衣食(yī shí)的意思:指衣服和食物,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

羽林(yǔ lín)的意思:羽林指的是古代帝王的禁卫军队,也可以指代精锐部队或官方的警卫队伍。

灾伤(zāi shāng)的意思:指灾害和伤害,常用来形容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损害。

支诎(zhī qū)的意思:指言辞狡诈,欺骗人。

中休(zhōng xiū)的意思:中途休息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大西门楼前较射叠旧作韵(其三)》。诗中表达了对国家灾情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首句“南服灾伤重洛嵩”描绘了南方地区遭受灾害的情景,与洛嵩两地的灾情严重。接着“惭称饥溺已躬同”表达出诗人对于百姓饥渴和溺水的同情,并自责未能亲自前往救助。

“旰宵惟亟筹衣食,支诎何能适矢弓”两句,展现了诗人日夜操劳,急切地筹划解决百姓的衣食问题,但面对庞大的需求,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接下来“荒服却因至鹣鲽,羽林况复恃罴熊”则提到通过派遣官员和军队来协助灾区,利用他们的力量来缓解灾情。

最后,“联情示度聊亲御,连中休誇此素工”表达了诗人与民众共情,亲自参与救灾行动的决心,同时也谦虚地表示,这些努力只是基本的工作,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在前线不辞辛劳的人们。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作为君主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醉花阴.初三夜泊石门县,微霁见月同梦西

吹笛语儿城下路。帆卸明湖树。城上月濛濛。

城下垂杨,尚湿前朝雨。自检麝囊灯畔觑。

费尽闲情绪。无赖是秋鸿,但写人人,不写人何处。

(0)

跋小停云馆

青云招不来,白云留不住。

我欲赋停云,云停渺何处。

(0)

师泉井赞

海岛已无泉,三军几断烟。

贞诚虔拜祷,汲引任回旋。

(0)

赠灵谷山人

无缘一步如秦湘,有缘千里如门墙。

山人安得不相访,□如昔也同行藏。

自从别后乐何处,灵谷山中养冲素。

懒与尘凡争是非,拂袖俄趋长乐府。

十洞真人怀宿契,阴使来陈掌中示。

不著乎书惟口传,千古茫然索根蒂。

或乱枝条无计寻,大还只欠铅中金。

玉简朱书落吾耳,安用冥搜绕天地。

紫玄忽见老翁笑,家住昆崙何杳杳。

神炉已寘龙山椒,蓬壶可听东溟潮。

温泉名界甘复泚,一毂符行坎宫沸。

七十二候承天时,三五一法明天机。

晤言再卜春为期,冲和有道当依归。

山水多誇武林好,更有龙椒惬幽抱。

桃源惟在山腰间,越出寸碧窥吴峦。

雷驱猛雨玉龙过,月明人上朝元坛。

五符金鼎任还返,须知造化由阴丹。

愿屈冲和讲幽秘,莫独云山孕铅水。

紫府宾,丹台身。

去来在我若为情,谷风时送步虚声。

山花径,水月沼。

乐因谈到长生妙,偶坐俄行无事了。

或将得一问因缘,江天为指归舟到。

(0)

从军行

汗马出长城,横行十万兵。

晨驱左贤阵,夕掩亚夫营。

雪压龙沙白,云遮瀚海平。

燕山纪功后,麟阁耀鸿名。

(0)

天门

天门开,詄荡荡,穆并骋,以临飨。

光夜烛,德信著,灵浸鸿,长生豫。

太朱涂广,夷石为堂,饰玉梢以舞歌,体招摇若永望。

星留俞,塞陨光,照紫幄,珠烦黄。

幡比翅回集,贰双飞常羊。

月穆穆以金波,日华耀以宣明。

假清风轧忽,激长至重觞。

神裴回若留放,殣冀亲以肆章。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谬上天知厥时。

泛泛滇滇从高斿,殷勤此路胪所求。

佻正嘉古弘以昌,休嘉砰隐溢四方。

专精厉意逝九阂,纷云六幕浮大海。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