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钦臣秘监集英殿井》
《次韵王钦臣秘监集英殿井》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碧甃云液,铜瓶响玉除。

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

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馀。

从官醉饱,一酌解清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ángqīnchénjiānyīng殿diànjǐng
sòng / zhé

zhòuhányúntóngpíngxiǎngchú

huāzǎndiǎnhuànbānchū

lóngbǐngjiānshùchīyányǒu

cóngguānfāngzuìbǎozhuójiěqī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甃(bì zhòu)的意思:形容房屋的瓦片清新美丽,寓意美好繁荣。

从官(cóng guān)的意思:指从官僚体制中退休或解职后,仍然以官员的身份享受待遇。

官方(guān fāng)的意思:指政府、机关或组织的权威和正式性。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响玉(xiǎng yù)的意思:指品德高尚的人,比喻有才德的人或忠诚可靠的朋友。

研滴(yán dī)的意思:形容学问、研究非常深入。

玉除(yù chú)的意思:除去瑕疵,使之完美无缺。

云液(yún yè)的意思:形容云彩像流动的液体一样美丽。

攒点(zǎn diǎn)的意思:指积攒一些财富或者积累一些经验、技能等。

醉饱(zuì bǎo)的意思:形容吃得很饱,喝得很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次韵王钦臣秘监集英殿井》。诗人通过对宫廷井水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韵味和用途。"碧甃涵云液",形象地写出井水清澈如玉,仿佛包含着云雾般的灵气;"铜瓶响玉除",则通过铜瓶汲水的声音,增添了宫廷的庄重与雅致。诗人接着描述了汲水的过程,"汲花攒点罢,洒雾唤班初",暗示井水甘甜,连花朵也竞相汲取,而洒水声似乎在唤醒新的一天。

"龙饼煎无数,螭研滴有馀",这里的"龙饼"可能指的是用井水烹煮的茶饼,"螭研"则是古代的玉制研磨器,用来研磨茶叶。诗人赞美井水之佳,即使煮茶无数,仍有余味。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井水的敬仰之情,认为它能助人官场畅饮,一酌即可解去心中的清虚(指官场的繁琐和疲惫)。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既描绘了宫廷井水的珍贵,又寓含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苏辙诗歌的清新脱俗和深沉内敛。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题民元照片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

低回海上成功宴,万里江山酒一杯。

(0)

临刑口占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0)

送岑著作

懒者常似静,静岂懒者徒?

拙则近于直,而直岂拙欤?

夫子静且直,雍容时卷舒。

嗟我复何为,相得欢有馀。

我本不违世,而世与我殊。

拙于林间鸠,懒于冰底鱼。

人皆笑其狂,子独怜其愚。

直者有时信,静者不终居。

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

临行怪酒薄,已与别泪俱。

后会岂无时,遂恐出处疏。

惟应故山梦,随子到吾庐。

(0)

游赏心亭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

(0)

白龙窟汎舟寄天台学道者

夕映翠山深,馀晖在龙窟。

扁舟沧浪意,澹澹花影没。

西浮入天色,南望对云阙。

因忆莓苔峰,初阳濯玄发。

泉萝两幽映,松鹤间清越。

碧海莹子神,玉膏泽人骨。

忽然为枯木,微兴遂如兀。

应寂中有天,明心外无物。

环回从所汎,夜静犹不歇。

澹然意无限,身与波上月。

(0)

登万岁楼

万岁楼头望故乡,独令乡思更茫茫。

天寒雁度堪垂泪,日落猿啼欲断肠。

曲引古堤临冻浦,斜分远岸近枯杨。

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