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庐人昔如龙起,鼎足魏吴如等閒。
《呈辛稼轩·其四》全文
- 翻译
- 昔日居住在山野的人如同蛟龙般崛起
魏吴两国曾势均力敌,如同寻常
- 注释
- 卧庐:指隐居之处。
昔:过去。
如龙起:比喻声势浩大,迅速崛起。
鼎足:比喻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魏吴:指魏国和吴国。
等閒:平常,无足轻重。
若:如果。
结梅花:以梅花为盟约或象征。
为保社:保护和团结社群。
林逋:北宋诗人,以梅妻鹤子的隐士形象著名。
只合:只应,应当。
住孤山:居住在杭州孤山,林逋曾在此隐居。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过的作品,名为《呈辛稼轩其四》。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深刻领悟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
“卧庐人昔如龙起”,这里的“卧庐”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常建在山上,用以瞭望或休息。诗人通过对比,将过去的人们居住在这样的建筑之中,如同龙一般雄伟而起,这不仅描绘了一种壮丽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人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鼎足魏吴如等閒”,“鼎足”指的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器物,而“魏吴”则是历史上的两个朝代。这句诗通过将鼎足与魏吴相比较,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的平静观察和审视。
“若结梅花为保社”,这句话里,“结梅花”象征着纯洁高洁,而“为保社”则是希望能够守护和保持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喜爱,也反映出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最后一句,“林逋只合住孤山”,“林逋”是一位唐代隐逸的文学家,而“只合住孤山”则表达了一种宁愿独自居住在偏远的山中,不愿意参与尘世纷争的心境。这既是对林逋生平的一种理解,也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嚮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历史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