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答 僧 拄 杖 唐 /张 籍 灵 藤 为 拄 杖 ,白 净 色 如 银 。得 自 高 僧 手 ,将 扶 病 客 身 。春 游 不 骑 马 ,夜 会 亦 呈 人 。持 此 归 山 去 ,深 宜 戴 角 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净(bái jìng)的意思:清洁、干净、明亮
病客(bìng kè)的意思:指病人或患病的人。
春游(chūn yóu)的意思:春天时节外出游玩。
戴角(dài jiǎo)的意思:指人被戴上角,比喻受到耻辱或受辱。
扶病(fú bìng)的意思:扶助病弱的人或事物。
高僧(gāo sēng)的意思:指修行高深、悟性高超的僧人。
归山(guī shān)的意思:归还山林,指归隐山野,远离尘嚣。
将扶(jiāng fú)的意思:扶持、帮助
角巾(jiǎo jīn)的意思:角巾是指古代士人所戴的一种帽子,代表了士人的身份和学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才华和学问。
客身(kè shēn)的意思:指临时居住在他人家中。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夜会(yè huì)的意思:指在夜晚举行的聚会或会议。
拄杖(zhǔ zhàng)的意思:用手杖支撑身体行走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 翻译
- 灵藤制成的手杖,洁白如银般闪亮。
它是高僧亲手赠予,用来支撑病弱之人的身体。
春日游玩不需骑马,夜晚聚会也让人称赞。
带着它回归山林,更适合头戴斗笠的隐士生活。
- 注释
- 灵藤:一种有灵性的藤蔓。
拄杖:支撑行走的拐杖。
白净:颜色洁白无瑕。
银:比喻其色泽像银子一样明亮。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侣。
病客:生病或虚弱的人。
春游:春天的游览活动。
骑马:骑马出行。
夜会:夜晚的聚会。
呈人:展示给他人看。
归山:返回山中。
深宜:非常合适。
戴角巾:头戴斗笠,象征隐士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收到一根灵藤做成的拄杖,颜色白净如同银子,由高僧赠送。诗中表达了诗人将使用这根拄杖支持病中的旅客,以及春日漫步和夜晚聚会时呈现拄杖的情景。最后一句则是诗人打算带着这根拄杖回到山中,且十分适合戴上一顶角巾。
诗人的语言质朴而不失优雅,每个字眼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与从容。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然材料的精致感悟。整首诗通过拄杖这一物件,勾勒出了一种清净脱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