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九》
《偈颂一百零三首·其八十九》全文
宋 / 释月涧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衲僧家不著僧求,不著法求,不著佛求。

绿杨堤上芰荷香里,三三两两沙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芰荷(jì hé)的意思:比喻人的品德高尚,清白无瑕。

两两(liǎng liǎng)的意思:成对出现或成对进行。

衲僧(nà sēng)的意思:指出家修行的僧人,也用来形容人过分拘谨、拘泥于一些细节,不知变通。

三三(sān sān)的意思:三个人或物的数量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沙鸥(shā ōu)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寂寞无依,孤单无助。

三三两两(sān sān liǎng liǎng)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分散地几个几个地聚集在一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月涧所作的《偈颂一百零三首》中的第八十九首。诗中以禅宗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画面。

首句“衲僧家不著僧求”,“衲僧”即指僧人,“不著僧求”意味着真正的僧人并不执着于形式上的僧侣身份,而是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解脱。接下来的“不著法求,不著佛求”进一步阐述了这种超然的态度,强调了对佛法和外在佛像的超越,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境界。

“绿杨堤上芰荷香里”,描绘了一处自然美景,绿杨树映衬着荷塘,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纯净状态的隐喻。

“三三两两数沙鸥”则以沙鸥的自由自在,象征着诗人追求的无拘无束、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沙鸥在绿杨堤上自由飞翔,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存,寓意着诗人向往的和谐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内心世界和自然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月涧
朝代:宋

释月涧(一二三一~?),理宗绍定四年生。受经于黄龙寺,宝祐四年(一二五六),隶籍庆元府天童寺。景定五年(一二六四),由饶州荐福寺首座入住信州鹅湖仁寿寺。继住栖贤妙果寺。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一二八○),入住饶州荐福寺,于成宗大德三年(一二九九)秋退出,同年十二月再入。未久或即谢世。为南岳下二十一世,西岩了慧禅师法嗣。有《月涧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其中《隐静空岩长老请赞》。 释月涧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二卷。
猜你喜欢

咏老马

百战余生脱锦鞯,丰棱瘦骨画难传。

霜啼夜识边城路,苑草春嘶塞漠烟。

每向秋风惊鼓角,曾经落日挽幽燕。

幸逢矍铄将军健,肯使悲鸣枥下拴。

(0)

苦寒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感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天胡为此气凛冽,北风萧萧吹未休。

忆昔韶光遍草木,游春童冠服春服。

浮李沉瓜消夏长,池有绿荷径有竹。

八月秋高天气凉,不暑不寒佳风光。

天时人事忽相催,阴阳消长冬又来。

袁安门前堆尺雪,郑榻无毡肌欲冽。

纵有膏梁绸绔子,貂裘不暖衾如铁。

此时更怜从军众,平沙茫茫走海冻。

健儿热血奈寒何,将军角弓不得控。

人间处处都祁寒,那得力回阳春脚,能使万家欢。

(0)

寄怀丘仲阏逢甲

沧海归来鬓欲残,此身商榷到蒲团。

哀弦怕听家山破,醇酒还愁来日难。

绕树乌寻谁屋好?衔雏燕喜旧巢安。

朝朝曳杖看山去,看到斜阳莫倚栏。

(0)

己亥续怀人诗·其二十三

背负灵囊欲大包,东西游说日譊譊。

冶佣酒保相携去,幸免门生瓜蔓抄。

(0)

感事三首·其二

吾闻弇州西有西极国,积苏累块杳无极。

又闻昆仑山高万余里,增城九重天尺咫。

此皆钧天帝所都,聚窟亦属神仙徒。

元洲长洲本幻渺,丹水赤水疑有无。

又闻西方大秦国,远轶南海波斯胡。

水晶作柱夜光络,绣缕织罽黄金涂。

犁靬干善眩虽略妄,张骞凿空原非诬。

谈天足徵邹子说,《盖地》亦列王母图。

东西隔绝旷千载,列国崛兴强百倍。

道通南徼仍识途,舟绕大郎竟超海。

衣裳之会继兵车,跂行蠕动同一家。

穆满辙迹所不到,今者联翩来乘槎。

吁嗟乎,芒芒九有古禹域,南北东西尽戎狄。

岂知七万余里大九洲,竟有二千年来诸大国。

(0)

送张杜鹃从军云南·其一

相逢未几遽分襟,别酒临歧感念深。

迟我十年销壮志,送君千里起雄心。

九门城阙龙初蛰,六诏山川鹤在阴。

藉手有柯资建设,中原破碎到于今!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