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繁盛(fán shèng)的意思:繁荣兴旺,充满生机。
默数(mò shù)的意思:默默地计算数目。
三支(sān zhī)的意思:指三支箭矢,比喻力量强大、攻击猛烈。
伤悲(shāng bēi)的意思:形容非常伤心、悲痛。
孙谋(sūn móu)的意思: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设下的计策或手段。
无置(wú zhì)的意思:没有位置或没有地位
先君(xiān jūn)的意思:指先祖、祖先。
燕公(yàn gōng)的意思:指追求个人利益而背叛朋友的行为。
赢粮(yíng liáng)的意思:指通过竞争或努力取得胜利、获得利益。
有言(yǒu yán)的意思:有话要说或有意见要表达。
置锥(zhì zhuī)的意思:将锥子插在地上,表示确定地点或标志,比喻确定事物的准确位置或标志。
子孙(zǐ sūn)的意思:后代、子孙后辈。
- 注释
- 燕公:指代一个姓燕的家族中的显赫人物。
繁盛:兴旺发达。
子孙:后代。
十三支:众多分支。
默数:静静地计算。
半凋零:大半衰败。
坐:坐着。
愈:更加。
伤悲:悲伤。
学不足:学问不够。
赢粮:谋生的手段。
贫:贫穷。
无置锥: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先君:已故的父亲。
尚:还。
言:教诲。
孙谋:子孙的打算。
敢忘:岂敢忘记。
贻:遗留。
- 翻译
- 燕公家族最为兴盛,子孙分支多达十三支。
如今静心细数,已有一半渐渐衰落,这使我更加感到悲伤。
我们的学问不足以养家糊口,甚至贫穷到没有立锥之地。
先父曾有教诲,子孙应当铭记,不敢忘记他留下的遗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遂所作,名为《送三八弟归九江(其五)》。在古典文学的背景下,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兄弟离别之情和对家庭、亲情的深切感怀。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家族繁衍的情况,其中“燕公”可能是指一位家族中尊贵的人物,“子孙十三支”则形容其后代昌盛。但接着的“默数半凋零,坐愈成伤悲”却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与过往辉煌之间差距的感慨。这里的"默数"意味着静静地数落,而"半凋零"则是指家族中人丁不旺、凋零的情况,"坐愈成伤悲"表达了面对此景时所产生的深切哀痛。
"学不足赢粮,贫或无置锥。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
这两句诗则反映出作者对于学习和家族经济状况的担忧。“学不足赢粮”意味着学习不够深入,以至于无法积累知识财富;“贫或无置锥”形容的是家境贫寒,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品都难以为继。最后两句中,“先君尚有言”表明先辈可能留下了某种遗嘱或教诲,而“孙谋敢忘贻”则是作者对于家族事务和未来发展的担忧,表示自己将会记住并努力去实现那些遗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家族过去与现状的描写,以及个人对学习、经济状况和家族责任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八首·其六十一
麟龙不为瑞,珠璧不为贵。
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蒂。生死蒂,第一义。
诸佛心,祖师鼻。少林传灯,灵山授记。
随高随下,何此何彼。假诸因缘,神通游戏。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
有时屋里主财,有时门头了事。
处处清白家风,人人见成活计。
真首座写真求赞
觉海元澄,性天廓平。耳眼空更远,息气细而清。
露寒斗湿,秋淡河横。丛林底去就,百草头光明。
蛾眉之月兮三千刹海,羊角之风兮九万霄程。
肚皮参饱,肝胆老成。挥斤容易甚,器受太难生。
为你一斲鼻垩,从教四望人惊。
借雪窦韵送超然居士赵表之时在泐潭
一口吸尽西江水,马师家风擢然起。
老庞俯伏嗣芳尘,古也今也谁如此。
超然道与若人交,南游浩意未相饶。
风清骨秀眼寒碧,玉井冰壶冻不消。
羌床孤卧净名室,无住无依脱虚溢。
渊然一默乃全提,不二门开肖当日。
佛事圆来作归想,出门歧路平如掌。
到家儿女独圞头,相对无言得真赏。
登祥云庵谒东林明首座
伐木清哦癖在肠,握筇苍磴履重霜。
玲珑堕壑乳泉响,萧瑟到门松吹香。
高寒夜雨冻一色,虚净晓云流五光。
社散荷枯有遗友,目青须发半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