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道度(dào dù)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举止合宜得体,有礼貌、有分寸。
鼓曲(gǔ qǔ)的意思:指鼓声和曲调,比喻言辞煽动或引起情绪激动。
寒落(hán luò)的意思:
贫穷冷落。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怅眺》:“ 韩兄 ,这长远的事休提了。假如俺和你论如常,难道便应这等寒落?”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徼道(jiǎo dào)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找出路,克服困难并达到目标。
旌门(jīng mén)的意思:旌门是指古代城门上的旌旗,形容声势盛大、气势磅礴的场面。
陇水(lǒng shuǐ)的意思:指陇山以北的黄河水流。
暮色(mù sè)的意思:指天色渐暗,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用来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清景(qīng jǐng)的意思:指景色明净清爽,没有瑕疵。
丘陵(qiū líng)的意思:指地势起伏,有连绵的小山丘。
深隍(shēn huáng)的意思:形容事物的困难或危险程度极高。
神思(shén sī)的意思:指思维敏捷,头脑清晰,思考深入的状态。
沈郁(shěn yù)的意思:形容心情低沉、忧郁。
嵩岱(sōng dài)的意思:指山岳之名,用来比喻伟大的功绩或杰出的人物。
天章(tiān zhāng)的意思:指天地间的奇迹或非凡之事物。
眺听(tiào tīng)的意思:借景远眺,倾听声音。
夏霜(xià shuāng)的意思:比喻短暂的成功或者好景不长。
遥空(yáo kōng)的意思:指遥远的天空或高处。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郁兴(yù xīng)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兴致高涨。
自强(zì qi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不断努力自强,不停止追求进步。
- 注释
- 旌门:军旗装饰的门,代指军营。
古堞:古城墙上的女墙。
徼道:边界上的小路,这里指哨卡小路。
深隍:深的护城河。
月冷:冷清的月光。
秋夜:像秋天一样的夜晚,形容月色清冷。
山寒:山中寒冷。
夏霜:夏天出现的霜,形容异常寒冷。
遥空:遥远的天空。
澄:澄清,使清晰。
暮色:黄昏的天色。
清景:清澈美丽的景色。
馀光:落日剩余的光辉。
笳声:胡笳的声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
陇水:泛指西北地区的河流。
鼓曲:战鼓的乐曲。
渔阳: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北方边疆地区。
沈郁:心情沉重抑郁。
兴:激发。
神思:诗人的心思或灵感。
眺听:远望并倾听。
天章:自然的华美篇章,比喻优美的诗文。
嵩岱:嵩山和泰山,代表高大巍峨的山脉,这里喻指高深的学问或境界。
终难学:终究难以学习达到。
丘陵:小山丘,自谦之词,比喻自己。
徒自强:只是自我逞强,表示能力有限。
- 翻译
- 军旗飘扬在古老的城墙上,哨卡小路越过深深的护城河。
月光冷冽好似秋天的夜晚,山中寒气带来夏日的霜冻。
遥远的天空澄清了黄昏的颜色,清澈的景色散布着落日余晖。
胡笳声在陇水边回响,战鼓声在渔阳之地轰鸣。
沉郁的心情激发起诗人的灵感,远望倾听触发了自然的华章。
嵩山、泰山终究难以学得,小丘陵只能自我逞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月冷、山寒等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远处军乐声响的感受,表达了自己的沈郁情怀和对英雄事业的向往。
"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 一句,设定了边塞城堡的雄伟景象,"旌门"指的是装饰着军旗的城门,而"徼道度深隍"则描绘出道路穿越深邃的壕沟,营造了一种严密防守的氛围。
接下来的"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两句,通过对月亮和山寒的描写,传达了边塞的肃杀气氛。"月冷"与"山寒"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表面上是自然景物的刻画,实则暗示了一种孤寂与凄凉。
"遥空澄暮色,清景散馀光" 这两句,则描绘了夜晚天边的景象。"遥空澄暮色"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辽阔,而"清景散馀光"则是对残留光线的美好描写。
"笳声喧陇水,鼓曲噪渔阳" 描写了军中乐队的声音。"笳声"指的是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而"鼓曲"则是鼓声节奏的变化,这两句通过对声音的描绘,传递出了一种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气氛。
在"沈郁兴神思,眺听发天章"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沉醉与激动之情。"沈郁"指的是心中的忧虑和沉重,而"眺听"则是对远处乐声的细致聆听,这两句通过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声音相互作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最后两句"嵩岱终难学,丘陵徒自强"表达了一种英雄无用武之悲凉。"嵩岱"和"丘陵"都是山名,而"终难学"与"徒自强"则是对个人英雄气概的自我反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军营夜晚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郁和对英雄事业的无限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时代背景下的悲凉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