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羡(bù xiàn)的意思:不嫉妒别人的成功或优点。
触热(chù rè)的意思:触动热情,激发热烈的反应或情感。
敦素(dūn sù)的意思:敦厚朴素,不加修饰。
浮名(fú míng)的意思:虚假的声誉或名声
贵耳(guì ěr)的意思:指对言辞严谨、高尚深奥的话语敏感,能够欣赏和理解高质量的言辞。
椒兰(jiāo lán)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姿态优雅。
荆杞(jīng qǐ)的意思:指忧虑、担忧的心情。
黾勉(mǐn miǎn)的意思:努力奋斗,艰苦努力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青紫(qīng zǐ)的意思:形容颜色青绿或深紫色。
球琳(qiú lí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技艺高超。
趋炎(qū yán)的意思:追随权势,投靠权贵。
识者(shí zhě)的意思:指能够认识、了解事物本质和内涵的人。
时荣(shí róng)的意思:指在某个时期或某种情况下,得到荣誉或地位的人。
宋人(sòng rén)的意思:指宋朝时期的人,也泛指古代的人。
素履(sù lǚ)的意思:指未经修饰的鞋子,比喻人的品行纯朴、不加修饰。
为期(wéi qī)的意思:为一段时间;持续一段时间
燕石(yān shí)的意思:形容人的心地善良,举止端庄。
以为(yǐ wéi)的意思:错误地认为,误以为
愿言(yuàn yán)的意思:指心中所愿的话语或要表达的意思。
真伪(zhēn wěi)的意思:真实与虚假之间的区别,真实与假冒之间的对比
- 鉴赏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揭示了社会上人们对于真假、美丑的不同认知与追求。首句“楚人重菉葹,椒兰为荆杞”通过楚地人民重视菉葹(一种草本植物)而忽视椒兰(香料)的例子,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价值判断上的偏颇。菉葹虽常见且实用,但因其普通而不被珍视;相反,椒兰虽稀少珍贵,却因其香气独特而备受推崇。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对于事物价值判断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接着,“宋人宝燕石,安知球琳美”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燕石是古代的一种宝石,但在未被发现其真正价值之前,人们并不知晓它与球琳(珍贵的玉石)相比的美丽。这不仅强调了知识与见识的重要性,也暗示了社会上对未知事物的无知和偏见。
“真伪讵难分,奈何徒贵耳”指出区分真伪并非易事,但人们往往仅凭耳闻或表面现象就轻易评判,忽略了深入理解和全面考察的重要性。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无论是对待个人品德、艺术作品还是科学理论,都可能因缺乏深入了解而产生误解。
“触热趋炎嵞,浮名取青紫”描绘了人们为了追求虚名和地位,不惜投身于名利场中的场景。这里的“青紫”通常指官服的颜色,象征着权力和地位。这种行为虽然表面上光鲜亮丽,但实际上却可能背离了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真实追求。
“岂不羡时荣,愿言敦素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追求一时荣耀而非内心真正追求的人的反思。他既羡慕他们当下的成功,又希望他们能坚守内心的纯洁和朴实的生活方式,避免陷入名利的漩涡。
最后,“黾勉以为期,毋为识者鄙”则是诗人对自己或希望他人在面对诱惑和选择时,能够坚持自我,不被外界的评价所左右,努力成为真正的自己,避免被识者(即有见识的人)所鄙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深刻探讨了社会价值观、个人追求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追求真理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画三首·其三题张翚画
张翁年纪如伏生,读书不及绘事精。
为图亦自有古意,长幅短幅求人争。
老翁之笔随年老,墨泼绡上如帚扫。
横皴六丁凿龙门,竖皴溜雨泥墙倒。
一峰塞天云不流,特立万仞芙蓉秋。
石边白猿乱跳涧,木末红泥高见楼。
楼头杨花吹碧瓦,宛转春江带楼下。
烟波渺渺古渡长,落日行人独骑马。
似圭似远是非间,人道浓枯复似关。
自成高致那能到,我莫临摹觉手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