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报佛(bào fó)的意思:指报答佛祖或神佛的恩德。
称尊(chēng zūn)的意思:对尊贵的人表示敬意或对他人的尊重。
尘刹(chén shā)的意思:指尘埃飞扬的地方,比喻热闹繁华、喧嚣拥挤的场所。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华严(huá yá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演讲的辞藻华丽而丰富。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六根(liù gēn)的意思:指人体的六个感官,即眼、耳、鼻、舌、身、意。也泛指人的感官或感觉。
缕缕(lǚ lǚ)的意思:形容细小、轻柔的声音或气息。
鸾影(luán y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影子,比喻美貌的女子。
青鸾(qīng luán)的意思:指美丽、高贵、出类拔萃的女子。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宋玉(sòng y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失去原有的光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相宗(xiāng zōng)的意思:相互尊敬、互相推崇
叶叶(yè yè)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玉工(yù gōng)的意思:指熟练掌握玉器雕刻技艺的工匠。
自性(zì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本身的特性、性格、本质。
总持(zǒng chí)的意思:指全面掌握,统筹兼顾。
- 鉴赏
这首诗以小金佛为题,描绘了对佛像的深刻感悟与敬仰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小金佛的形象与佛教教义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
首联“缕缕袈裟叶叶云,相宗衰眇仅能存”以袈裟和云朵为喻,形象地描绘了佛像的庄严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佛教文化的衰微与传承的艰难。这里“缕缕袈裟”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传统,“叶叶云”则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飘渺,两者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佛像的外在之美,也揭示了其内在的深邃与博大。
颔联“青鸾影下寻初地,金粟香中净六根”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青鸾,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与灵性。在这里,诗人借青鸾之影,表达了在佛像前寻求心灵最初的纯净之地的愿望。金粟香,则是佛教中常用来形容佛像或寺庙内香气的词汇,象征着内心的清净与解脱。这两句诗通过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远离尘嚣的氛围,强调了通过修行达到内心清净的重要性。
颈联“收拾华严归自性,总持尘刹故称尊”揭示了佛教的核心理念——华严宗的思想。华严宗主张一切法皆由自性而生,通过修行可以回归本源,实现自我超越。总持尘刹,意指掌握宇宙万物,体现了佛教对世间万象的包容与理解。这两句诗表达了通过修行达到自我认知与宇宙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佛的尊敬与崇拜。
尾联“误疑宋玉工微咏,涓滴何曾报佛恩”以典故引入,借用宋玉的微咏来比喻对佛的赞美与敬仰。宋玉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描写见长。诗人在此处表达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认为自己对佛的赞美与敬仰,即使如涓滴之水,也无法完全回报佛的恩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也反映了佛教文化中“因果报应”、“感恩回馈”的价值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小金佛的描绘与感悟,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邃内涵与精神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崇敬与感恩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国香慢.咏水仙
沅湘何处。叹蘼芜杜若,飘零无数。
洛浦寒深,宛宛流年,望断美人迟暮。
江皋风雨朝还夕,只相伴、寒梅千树。
怅苍梧、落木萧萧,一派江声流去。
最好移来妆阁,看星眸素靥,翠帷低护。
盆盎波深,照影亭亭,罗袜不教尘污。
明珰翠佩今何在,又怨入、东风无语。暗香风露。
问甚时、写入瑶琴,侍倩伯牙重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