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霞(bì xiá)的意思:碧霞指的是美丽的天空,形容天空晴朗明亮。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吹动(chuī dòng)的意思:吹动指的是用口或气流使物体摇动或移动。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丁东(dīng d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平坦、整齐、齐整。
洞府(dòng fǔ)的意思:指隐居深山中的房屋或洞穴。
东下(dōng xià)的意思:指人往东南方向行动或下山。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几分(jǐ fēn)的意思:表示程度、数量不多或不全的意思。
跨鹤(kuà hè)的意思:跨越过鹤的背上,指人或事物超越常规、突破传统。
刘郎(liú láng)的意思: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茅君(máo jūn)的意思:指天下间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三岛(sān dǎo)的意思:指三个岛屿,比喻相隔甚远或毫无联系的三个事物。
石坛(shí tán)的意思:指坚固不动的石坛,比喻坚定不移、稳如磐石。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王子(wáng z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下界(xià jiè)的意思:指地狱或阴间。
夜光(yè guāng)的意思:指在黑暗中发出光亮,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指引或帮助。
玉印(yù yìn)的意思:指古代帝王的印章或宝物,比喻权力、地位等极高而神圣的东西。
玉佩(yù pèi)的意思:指玉质的佩饰,比喻重要的和有价值的东西。
月黑(yuè hēi)的意思:指夜晚月亮被乌云遮蔽,形容黑暗无光。
- 注释
- 玉佩:象征仙人的饰品。
碧霞裙:仙女的飘逸长裙。
刘郎:古代对仙人的称呼。
王子:可能也是仙人或尊贵者的代称。
吴夫子:指道教中的仙人吴刚。
丹砂:炼丹的重要原料,象征修炼和长生。
- 翻译
- 清脆的玉佩声在人间回荡,仿佛天风拂过仙女的碧绿霞裙。
刘郎骑着仙鹤漫游于三座仙岛,王子吹奏笙笛来到五彩祥云之间。
深夜里,仙洞中光芒闪烁,似传递着玉印的神秘讯息,月黑之时,石坛上举行着对茅君的敬拜仪式。
如果能遇见天上的吴先生,或许他会询问我修炼丹砂的程度如何。
-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送王真人北上代刘宗师》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玉佩丁东下界闻”,以清脆的玉佩声象征王真人的仙姿飘然而至,仿佛从天界降临。接下来,“天风吹动碧霞裙”进一步渲染了神仙的轻盈与仙气,暗示其来自云霄之上。
颔联“刘郎跨鹤游三岛,王子吹笙到五云”借用了刘晨、王质的典故,描述王真人如同刘晨那样乘鹤遨游于仙岛,或是王子吹笙引来祥云,展现了其超凡的旅程。颈联“洞府夜光传玉印,石坛月黑礼茅君”则描绘了王真人可能在神秘的洞府中传递仙印,或是在月黑之夜举行神圣的仪式,向茅君致敬。
尾联“若逢天上吴夫子,应问丹砂炼几分”表达了诗人对王真人炼丹成仙的期待和好奇,吴夫子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诗人询问他修炼丹药的程度,流露出对仙道的向往和对王真人修行成就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出对仙境的想象和对仙人修行的赞美,体现了元代文人对道教文化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平里行
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
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
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
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
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
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
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
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
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
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
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
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
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
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
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
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
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
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
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
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
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
江流桥下天水碧,行客能言炎宋朝。
大峰北宋公南宋,凄凉君国弥增恸。
此桥曾过勤王师,斜日寒潮满桥洞。
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
粤潮有信杭无信,空嗟三日签降笺。
南来未尽支天策,碧血丹心留片石。
壮哉里门有此观,大书三字碑七尺。
字高二尺奇而雄,笔力直迫颜鲁公。
旁书九字庐陵某,过者千古怀孤忠。
碑阴何人识何语,询之里人不能举。
独有公书永不磨,卓立四朝阅风雨。
蚝何为者避公书,帖然徙去如鳄鱼。
尔虽么䯢识忠义,愧彼卖国降虏奴。
安得石阑周四角,上覆以亭备榱桷。
公书纵道神物护,亦恐年深或斑剥。
平生我忝忠义人,浪萍还剩浮沉身。
壶卢墩畔思故里,义师散尽哀孤臣。
凌风楼头为公吊,振华楼头梦公召。
眼前突兀见公书,古道居然颜色照。
斗牛下瞰风云扶,愿打千本归临摹。
何时和平真慰愿,五洲一统胡尘无。
《和平里行》【清·丘逢甲】莲花峰头望帝舟,双忠祠前吟古愁。日星河岳浩然气,大笔更向蚝墩留。里人敬忠宝遗字,未入南中金石志。我来下马读残碑,吊古茫茫满襟泪。三闽四广何苍黄,胡尘上掩天无光。力支残局赖丞相,间关万里来潮阳。双髻峰高练江曲,长桥小市驻行纛。破碎河山小补完,警枕中宵睡初熟。于时人心方翕然,盗魁擒馘尸军前。四方响应大和会,祥兴天子平胡年。里改今名定斯义,岂为南中好天气!幕府流离半死生,可惜无人述公意。更取千秋名镇名,军中凤叔为留铭。当时赤手扶天意,誓欲畀勿东南倾。五坡岭边鼓声死,丞相北行残局已。复壁犹藏痛哭人,此邑民原多义士。东山谁筑丞相祠,英风如见提师时。手酹睢阳守臣酒,口吟杜陵野老诗。残疆更祝和平福,自为里人画此幅。墨沈淋漓玉带生,镌上穹碑石痕绿。屡经劫火碑难烧,碑趺赑屃临虹桥。江流桥下天水碧,行客能言炎宋朝。大峰北宋公南宋,凄凉君国弥增恸。此桥曾过勤王师,斜日寒潮满桥洞。鲁戈回日难中天,潮生潮落穹碑前。粤潮有信杭无信,空嗟三日签降笺。南来未尽支天策,碧血丹心留片石。壮哉里门有此观,大书三字碑七尺。字高二尺奇而雄,笔力直迫颜鲁公。旁书九字庐陵某,过者千古怀孤忠。碑阴何人识何语,询之里人不能举。独有公书永不磨,卓立四朝阅风雨。蚝何为者避公书,帖然徙去如鳄鱼。尔虽么䯢识忠义,愧彼卖国降虏奴。安得石阑周四角,上覆以亭备榱桷。公书纵道神物护,亦恐年深或斑剥。平生我忝忠义人,浪萍还剩浮沉身。壶卢墩畔思故里,义师散尽哀孤臣。凌风楼头为公吊,振华楼头梦公召。眼前突兀见公书,古道居然颜色照。斗牛下瞰风云扶,愿打千本归临摹。何时和平真慰愿,五洲一统胡尘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0967c69a0dd3c48136.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