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日登山同谒吴王祠》
《八日登山同谒吴王祠》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老树凋残尽,灵祠寂历中。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

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

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凋残(diāo cán)的意思:指花木凋谢、植物凋零,形容事物衰败、残破无存。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寂历(jì lì)的意思:指静止无声、寂静无声。

今时(jīn shí)的意思:指现在的时代、当前的时候。

灵祠(líng cí)的意思:指神灵所居之地,也用来比喻某些特定的地方或场所。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三让(sān ràng)的意思:指连续三次让步或退让。

送迎(sòng yíng)的意思:送行和迎接。

显意(xiǎn yì)的意思:明显地表达出意思。

迎人(yíng rén)的意思:热情地欢迎人们,对人友好。

幽显(yōu xiǎ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现象暗淡而又清晰可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吴王祠的访问与思考,充满了历史的深沉与自然的宁静。首句“老树凋残尽”描绘了一幅衰败景象,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接着,“灵祠寂历中”进一步渲染了祠堂的荒凉与静谧,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古今时易改,幽显意能通”两句,表达了对时间流转与人事更迭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人与神之间的某种神秘联系,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们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与敬仰是相通的。

“岁享屡登乐,俗追三让风”则展现了祠堂的祭祀活动,以及当地风俗中对谦让美德的传承。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风尚的推崇。

最后,“送迎人散后,日落乱山空”以日落时分的景象收尾,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似乎在提醒人们,在繁华过后,留下的只有对历史的回忆与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吴王祠的景象与活动,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对精神寄托的追寻、以及对道德风尚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过去与未来的深思。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菜圃

此圃何其窄,于侬已自华。

看人浇白菜,分水及黄花。

霜熟天殊暖,风微旆亦斜。

笑摩桃竹杖,何日拄还家。

(0)

望楚州新城

已近山阳望渐宽,湖光百里见千村。

人家四面皆临水,柳树双垂便是门。

全盛向来元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

金汤再葺真长策,此外犹须子细论。

(0)

泊姑苏城外大雪二首·其二

今日晴光满碧空,也无雾雨也无风。

寂然窗户黄昏后,霍地琼瑶一望中。

千里湖山银作地,半篙舴艋玉为宫。

丁宁浮蚁非常绿,计会祥麟分外红。

(0)

至日薄寒

旧传冬不到南中,今岁南中稍稍冬。

曦幕暖吹红皱起,霜桥冷步缟声松。

裁缝苦思诗千首,排遣清愁酒一钟。

不是梅花开独早,似怜北客老相逢。

(0)

霅溪

道场山背是吴兴,只不教人到德清。

霅水相留别无计,却将溪曲暗添程。

(0)

跋范文公与尹师鲁帖

佳客千山得得来,主人双眼为渠开。

逢人莫说当时事,且泊南亭把一杯。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