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
《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全文
元 / 陈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太湖之水近当门,荇叶芹芽煖正繁。

不问主人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

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篱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步屧(bù xiè)的意思:指行走时脚步不稳,摇摇晃晃的样子。

不问(bù wèn)的意思:不关心;不去询问。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当门(dāng mén)的意思:指在门前担任门卫的人员,也用于比喻担任某种职责或承担某种责任。

篝火(gōu huǒ)的意思:篝火是指在户外或野外搭建的火堆,用来供人取暖、照明或烹饪。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火候(huǒ hou)的意思:指烹调或制作某种事物时的适宜程度或状态。

开尊(kāi zūn)的意思:指开创、创立,也可表示破除陈规,革新创造。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篱根(lí gēn)的意思:比喻根基浅薄,不稳固。

每逢(měi féng)的意思:每逢表示每当、每次,常用来描述某种情况或事件的发生频率。

犬吠(quǎn fèi)的意思:指小狗的叫声,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无足轻重的事物。

太湖(tài hú)的意思:形容事物巨大、广泛、广阔。

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野童(yě tóng)的意思:指长在野外、没有受过教育的孩子,也用来形容不懂礼貌、举止粗野的人。

朱陈(zhū chén)的意思:朱:红色;陈:陈旧。形容事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存放而变得陈旧。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陈基的《次韵钱伯行江上春暮》描绘了江南水乡春天的景象。首句“太湖之水近当门”,写出了太湖之水清澈,仿佛就在眼前,给人以亲近之感。接着,“荇叶芹芽煖正繁”描绘了岸边植物生机盎然,一片繁茂,透露出春天的温暖气息。

“不问主人还看竹,每逢邻叟为开尊”两句,通过主人与邻居的互动,展现了人情淳朴和邻里之间的和睦。诗人不仅欣赏竹林,还主动为邻居打开酒樽,共享春日的美好时光。

“燕归王谢江边宅,犬吠朱陈柳外村”则借燕子归巢和犬吠声,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活气息,暗示着时光流转,春去秋来。最后,“步屧春风归去晚,野童篝火候篱根”描绘了诗人踏着春风归家,天色已晚,孩童们在篱笆边守候,围着篝火,画面温馨而富有生活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春日的田园风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
陈基

陈基
朝代:元   字:敬初   籍贯:台州临海(今属浙江)   生辰:1314-1370

陈基(1314-1370),字敬初,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寓居吴中凤凰山河阳里(今属张家港市)。元末江南著名文人,受业于当时著名学者黄溍。元末大乱,群雄纷起,割据于吴地的张士诚闻其名,召为江浙右司员外郎,参其军事,张士诚称王,授内史之职,后迁学士院学士。军旅倥偬,飞书走檄多出其手。朱元璋平吴,爱其才,召之参与《元史》的纂修工作,书成后赐金而还,卒于常熟河阳里寓所。陈基能文善书,写的诗也有不少是反映张士诚起义军生活。明史有传。著有《夷白斋稿》35卷,内诗1卷,文24卷,又外集诗、文各1卷。
猜你喜欢

雨中放舟寻周傅秀才

舍舟登岸入松筠,偶兴源头访隐沦。

扫榻不须延我坐,满庭风雨自留人。

(0)

病起

卧久转无力,空庭晓步迟。

身癯长是病,人说为吟诗。

帘薄风仍怯,窗明日更宜。

床头馀药在,凭仗且扶持。

(0)

早春雨中写怀三首·其三

春阴漠漠锁亭台,莺未曾啼燕未来。

人事不知花厌雨,漫盛檐溜养瓶梅。

(0)

诗八首·其三

浔阳南上不通潮,却算游程岁日遥。

明月断魂清霭霭,玉人何处教吹箫。

(0)

梅花集句二首·其一

一枝梅笑破冬严,残腊新春气候参。

更被谁家多事笛,不教幽梦到江南。

(0)

送人入蜀以下集明句

岧峣高阁倚岩阿,把酒相看奈别何。

寒色渐经巴峡路,雨声微长楚江波。

沧洲别业惊蓬断,白发流年倚剑过。

他日相逢又何处,眼中知己渐无多。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