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置(ān zhì)的意思:安排、安放
百般(bǎi bān)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多种多样的。
保义(bǎo yì)的意思:保护正义、维护公道。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村气(cūn qì)的意思:指乡村气息浓厚,具有朴实、朴素的特点。
得人(dé rén)的意思:
◎ 得人 dérén
[choose the right person for the right job] 用人得当幞头(fú tóu)的意思:指帽子上的顶部部分。
伏惟(fú wéi)的意思:谦虚恭敬,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谦逊和敬重。
官诰(guān gào)的意思:指官方发布的文书,也用来比喻权威或正式的文件。
假山(jiǎ shān)的意思:指人工制作的山石景观,也可用来比喻虚假的事物。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来索(lái suǒ)的意思:指迎接、接待客人。
模样(mú yàng)的意思:指外貌、面貌或特征表现。
盆山(pén shān)的意思:形容事物大小、高低、重量等极端不平衡,也用来形容人的能力、才干等相差悬殊。
偏得(piān de)的意思:表示程度或结果非常明显、确切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条例(tiáo lì)的意思:指规定的法规或规章制度。
头上(tóu shàng)的意思:指在头部上方或顶部。
做模样(zuò mú yàng)的意思:做出一种虚假或夸张的表情或姿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魄书生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无奈与自嘲的情感。"叠假山、得保义"可能是指书生通过复制经典或文人墨迹来维持生计,但这种行为并不为世人所看重,反而遭到憎嫌。这也许是因为这种方式被视作不务正业,或是缺乏才华的体现。"幞头上、带著百般村气"则形象地描绘了书生在生活上的拮据和不得志,头上的破旧帽子承载着他所有的不幸和无奈。
"做模样、偏得人憎"表明即使书生试图保持一丝尊严和体面,也往往因为不合时宜而遭到他人的嫌弃。"又识甚条例"则显示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规矩和文化规范感到困惑和无从适应。
"今日伏惟安置"可能是在表达书生的某种无奈或是对现状的一种暂时接受,或者是一种自我安慰。紧接着的"官诰又来索气"则意味着即便如此,官方的压力依然存在,要求他必须有所作为,即使是形式上的。
最后两句"不如更叠个盆山,卖八文十二"则是一种自我解嘲和无奈的表达,书生宁愿选择更加实际的方式来维持生活,比如复制书籍卖钱,这样至少能换得一些微薄的收入。这样的行为在当时可能被视作低贱,但对于书生来说,却是一种求生的方式。这两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放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位唐末宋初书生在社会边缘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左传
荀吴伐鲜虞,钜鹿围其鼓。
或请以城叛,穆子拒弗许。
好恶苟弗愆,民皆知适所。
弗赏为失信,赏恶则何取。
欲城而迩奸,所丧多无补。
鼓人杀叛人,缮备更守禦。
围之又三月,请降仍致语。
民犹有食色,姑修而城拒。
食竭告力尽,取之方振旅。
不纳叛仍当,不抚降何处。
信如待食竭,菅命岂弗苦。
何云不戮一,谬托怠弗贾。
子鱼诮宋襄,致志鼓儳可。
设其爱二毛,则如服于楚。
比义可知非,何事丘明叙。
浮夸真定评,吾闻之韩愈。
凤凰台上忆吹箫.听秋虫
一声凄其,数声哀怨,世间何物能忧。
惹褊情南阮,涕泪长流。
多少繁红嫩紫,悲咽处、叶落香收。
何况是、残灯夜雨,白发新秋。休休。
冯唐已老,有角吹残暑,雁语南楼。
怅迩来踪迹,又客皇州。
总是孤臣孽子,千载后、唧唧啾啾。
云窗内、閒吟閒写,与尔同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