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裴 补 阙 入 河 南 幕 唐 /郎 士 元 皎 然 青 琐 客 ,何 事 动 行 轩 。苦 节 酬 知 己 ,清 吟 去 掖 垣 。秋 城 临 海 树 ,寒 月 上 营 门 。邹 鲁 诗 书 国 ,应 无 鼙 鼓 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动行(dòng xíng)的意思:行动起来,运动起来。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皎然(jiǎo rán)的意思:明亮、洁白无瑕
苦节(kǔ jié)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坚持节约、自我克制的品质和行为。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鲁诗(lǔ shī)的意思:形容文采斐然、才情出众的诗人。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清吟(qīng yín)的意思:指清雅地吟咏诗词或唱歌。
青琐(qīng suǒ)的意思:指琐碎琐细的事物。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行轩(xíng xuān)的意思:指行车畅通,车马行进顺利。
掖垣(yè yuán)的意思:掩藏内情,隐藏真相
营门(yíng mén)的意思:指军队的大门,也泛指军队或军事。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知己(zhī jǐ)的意思:指真正了解自己、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朋友。
邹鲁(zōu lǔ)的意思:指无故多次推辞,拒绝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
青琐客(qīng suǒ kè)的意思:指无业游民,没有固定职业的人。
- 注释
- 皎然:明亮的样子,形容月光。
青琐客:宫廷中的文人。
何事:为什么。
行轩:出行的车驾。
苦节:坚守节操。
知己:知心朋友。
掖垣:古代皇宫的外墙,这里指朝廷。
秋城:秋天的城市。
海树:海边的树木。
邹鲁:古代山东地区,以儒家文化著名。
鼙鼓:古代的一种战鼓。
- 翻译
- 皎洁的月光洒在宫廷的门窗上,为何触动了你的行轩?
你坚守节操,是为了酬谢知心朋友,轻声吟唱离开朝廷的高墙。
秋天的城市海边树木映照,寒冷的月光照亮军营大门。
这里是儒家学说和诗书传承的地方,应该没有战鼓的喧嚣声。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郎士元的作品,名为《送裴补阙入河南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皎然青琐客”,描绘出一位身着青色衣衫的远行者,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何事动行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远行者的好奇和关切,行轩指的是车辆,意味着这是一次重要的出行。
“苦节酬知己”,这里的“苦节”意指坚守节操,“酬知己”则是报答知心朋友。诗人通过这些字眼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于彼此间精神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清吟去掖垣”,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清吟”指的是清新的歌声,而“掖垣”则是古时比喻高洁脱俗之地。诗人通过这样的意象,传达了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向往。
“秋城临海树”,这里的“秋城”营造出一种萧瑟肃杀的气氛,而“临海树”则勾勒出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所处环境的想象和关怀。
“寒月上营门”,这句诗增添了一份孤寂和冷清之感。“寒月”给人以凛冽孤冷的感觉,而“上营门”则是描绘夜晚独自一人走在军营的大门前的一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未来旅途中的关心和不舍。
最后,“邹鲁诗书国”,这里的“邹鲁”指的是孔子和孟子的弟子,代表着儒家学说。“诗书国”则是指通过诗书来治理国家。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朋友未来能够以文化教育为国家所用的一种期望。
“应无鼙鼓喧”,这句话意味着在这样的理想状态下,自然不需要战争的喧闹,只有文化和知识的声音。在这里,“鼙鼓”是古代战争时使用的军器,而“喧”则指的是吵嚷声。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和平环境下的学术交流的向往。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情怀,以及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不仅有对朋友品格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理想状态的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