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奉 酬 严 公 寄 题 野 亭 之 作 唐 /杜 甫 拾 遗 曾 奏 数 行 书 ,懒 性 从 来 水 竹 居 。奉 引 滥 骑 沙 苑 马 ,幽 栖 真 钓 锦 江 鱼 。谢 安 不 倦 登 临 费 ,阮 籍 焉 知 礼 法 疏 。枉 沐 旌 麾 出 城 府 ,草 茅 无 径 欲 教 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倦(bù juàn)的意思:不知疲倦,不知疲劳,坚持不懈
草茅(cǎo máo)的意思:指草木丛生的地方,比喻草木繁茂、蓬勃发展的景象。
城府(chéng fǔ)的意思:指一个人心思深沉,善于隐藏真实想法和情感的能力。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奉引(fèng yǐn)的意思:奉引指的是奉承、迎合他人的意见或观点。
江鱼(jiāng yú)的意思:指在江河中游动的鱼,比喻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自由自在的状态。
锦江(jǐn jiā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波澜壮丽、美丽壮观。
旌麾(jīng huī)的意思:指旗帜、军旗。也指旗帜飘扬,军队整齐列阵的景象。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栖真(qī zhēn)的意思:栖息于真理或真实的地方;追求真理或真实的生活。
沙苑(shā yuàn)的意思:指独立、孤立无援的处境。
拾遗(shí yí)的意思:拾取遗失的物品。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枉沐(wǎng mù)的意思:形容白白受到恩惠或待遇,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
行书(xíng shū)的意思:行书是中国书法的一种字体,也指用行书写成的文章。
幽栖(yōu qī)的意思:隐居、安静地居住
苑马(yuàn mǎ)的意思:指马在宽阔的园苑或草原上奔驰的景象,比喻人才聚集、气象万千的场所。
- 注释
- 拾遗:古代官职名,负责收集遗漏的文献或意见。
奏数行书:上书陈述意见。
懒性:懒散的性格。
水竹居:指隐居的环境,以水竹为伴。
奉引:随意,无拘无束。
滥骑:随意骑马。
沙苑马:沙苑(地名)的马,代指闲适的马匹。
幽栖:隐居生活。
谢安:东晋名臣,以清谈著名。
不倦登临:不知疲倦地游玩。
阮籍:三国时期魏国诗人,以放达不羁著称。
礼法疏:对礼法不拘小节。
枉沐:白白接受,表示谦虚。
旌麾:旗帜,这里指官位。
出城府:离开官府。
草茅:草屋,借指简陋的居所。
无径:没有路径,形容荒凉。
教锄:教人锄地,表示回归农耕生活。
- 翻译
- 他曾上书陈述意见,懒散性格偏爱水竹居。
随意骑马游沙苑,真正享受在锦江垂钓的乐趣。
像谢安那样不知疲倦地游玩,阮籍又怎能理会世俗礼法。
他本无意于官场应酬,只想在草庐中锄地耕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向往。"拾遗曾奏数行书"表明诗人曾经写过一些文章或诗句献给皇帝,或许是表达个人情怀,也可能是倡导某种政治理念。"懒性从来水竹居"则透露出诗人的性格,他喜欢隐逸于自然之中,尤其钟爱水边和竹林的环境。
接着,"奉引滥骑沙苑马"和"幽栖真钓锦江鱼"两句,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活动:一方面是策马行走在沙地上,一方面是在幽静的地方垂钓捕鱼。这些生动的画面构成了诗人生活的主要内容。
"谢安不倦登临费"中,谢安可能指的是东晋时期的谢安,他以不辞劳苦、勤于职守著称,这里可能是在赞美他这种精神状态,而"阮籍焉知礼法疏"则是对另一历史人物——阮籍(即阮修)的赞扬,表明阮籍对于礼法的理解和运用非常精通。
最后两句"枉沐旌麾出城府,草茅无径欲教锄"描绘了诗人离开城市,走向田野的场景。"枉沐旌麾"意指无端受到奖赏或任命,而"出城府"则是离开官场和城市生活。"草茅无径"形容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荒地,而"欲教锄"表达了诗人想要开始耕种,过上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的愿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送张彦良司理
病来谁复顾湘累,君独无忘宿昔时。
人物喜逢三语掾,风骚远过四愁诗。
尊前破涕方成笑,人事多乖又语离。
莫道天涯无雁到,好风宁不寄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