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入溪树,悽悽吟思微。
雨连秋市暗,钟绕暮天飞。
浅井阴萤出,高城宿鸟归。
谁知凭栏处,愁响隔林机。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傍晚的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和淡淡的哀愁。首句“红叶入溪树”,以红叶与溪边树木相映成趣,渲染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悽悽吟思微”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思绪,虽轻柔却难以掩饰其哀伤之情。
“雨连秋市暗”描绘了雨水连绵不绝,使得整个秋市都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凄凉感。“钟绕暮天飞”则通过钟声在暮色中回荡,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万物沉寂的氛围,增加了诗的深度和情感的层次。
“浅井阴萤出,高城宿鸟归”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展现了夜晚的景象。浅井中阴暗的萤火虫缓缓而出,高城上归巢的鸟儿发出低鸣,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引人深思。
最后,“谁知凭栏处,愁响隔林机”表达了诗人独自凭栏远望时的孤独与忧愁,这愁绪仿佛隔着树林都能听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整首诗通过对雨夜景色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
四海广大万山立,奇怪崷崒几岩石。
弃而违者庸有之,爱乐每恨沙土蚀。
忽然一旦获所遇,刮垢磨光呈美质。
骚人讽诵脱诸口,世宝不减和氏璧。
东坡居士岂好奇,偶尔得之心良怡。
巨盆沃以清涟漪,脉络雪浪纵横施。
平生我屡哦此诗,恨不见石心飞驰。
何人志古墨写迹,剡藤染就贴东壁。
似是而非不可知,诵诗对画长嗟咨。
落日半亭榭,山影没壶中。
苍然欲不可极,迢递未归鸿。
锦织家人何在,春寄故人不到,寂寞听疏钟。
木末见江去,无雪著渔翁。词舂容,歌慷慨,语玲珑。
岁云暮矣相见,明日是东风。
远想使君台上,携手与人同乐,中夜说元龙。
世事无足语,且看烛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