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因蠹尽多垂地,箬到枯时半掩空。
《蓬屋一首》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蓬 屋 一 首 宋 /王 阮 和 檐 十 尺 庇 堂 东 ,疎 漏 从 来 尽 是 蓬 。日 影 碎 如 秋 叶 下 ,雨 声 洒 似 夜 船 中 。竹 因 蠹 尽 多 垂 地 ,箬 到 枯 时 半 掩 空 。此 处 想 非 人 所 竞 ,众 雄 应 是 不 来 攻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来(bù lái)的意思:不来表示不到、不来参加或不来实现某种行动或结果。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非人(fēi rén)的意思:指行为残忍、不人道的人。
尽是(jìn shì)的意思:充满、全是
尽多(jǐn duō)的意思:尽量多,尽可能多
秋叶(qiū yè)的意思:指人的离去或事物的消散,比喻人世间的短暂和无常。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疏漏(shū lòu)的意思:指疏忽、差错、遗漏。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 翻译
- 长檐斜伸在堂屋东边,破旧之处总是茅草丛生。
阳光斑驳如秋天落叶飘落,雨声滴答像夜晚船只穿梭其中。
竹子因蛀虫侵蚀大多低垂地面,箬叶枯萎时多半遮蔽了空间。
这里想必不是人们争夺之地,群雄应该不会来攻打这里。
- 注释
- 檐:屋檐。
庇:遮蔽。
堂东:堂屋东边。
疏漏:破旧处。
蓬:茅草。
日影:阳光。
碎如:像...一样破碎。
秋叶:秋天的落叶。
雨声:雨声。
洒似:像...一样洒落。
夜船:夜晚的船只。
竹因蠹:竹子因为蛀虫。
尽多垂地:大多低垂在地上。
箬到枯时:箬叶枯萎的时候。
半掩空:一半遮蔽了空间。
想非:想来不是。
人所竞:人们争夺的地方。
众雄:群雄。
不来攻:不会来攻打。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长檐十尺庇堂东,疏漏从来尽是蓬"一句,通过对屋檐长度和材料(蓬草)的具体描述,营造出一种简朴而宁静的居所形象。"日影碎如秋叶下,雨声洒似夜船中"则将日光与秋叶、雨声与夜行舟相比较,生动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声音美感。
接下来,"竹因蠹尽多垂地,箬到枯时半掩空"这两句,以竹子和箬的生长状态来描绘出一个荒废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场景。最后,"此处想非人所竞,众雄应是不来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远离尘嚣、不为世人所争夺之地的向往和自信。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幽深宁静,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描绘。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自己对于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