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澜(ān lán)的意思:指心情平静,没有波澜。
璧马(bì mǎ)的意思:比喻非常优秀的马匹。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沧波(cāng bō)的意思:指江河湖海中的波浪,也比喻人事变幻不定、世事变迁。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犯斗(fàn dòu)的意思:指在斗争中犯错误、犯难、犯困难。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漫说(màn shuō)的意思:随便说、胡说八道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沙头(shā tóu)的意思:沙地的起伏。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王气(wáng qì)的意思:指君主的威严和统治力量。
向中(xiàng zhōng)的意思:指向着中心或中央。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鱼龙(yú lóng)的意思:指伪装成龙的鱼,比喻伪装得很像,很难辨别真伪。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渡黄河》由清代诗人张鹏翮所作,通过描绘黄河渡口的景象,寓含深沉的历史感慨与哲理思考。
首句“漫说乘槎犯斗牛”,以神话传说中的乘槎(木筏)直抵天河(即斗牛星)之事,暗喻古代文人对理想追求的浪漫想象,同时也引出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思。然而,“几人击楫向中流?”则一转而为对现实的质疑,指出在历史长河中,真正能逆流而上、勇往直前的人寥寥无几,表达了对时代英雄的呼唤和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接下来的“鱼龙秋夜沧波冷,风雨中原王气收”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秋夜的黄河,波涛汹涌,仿佛鱼龙在其中游弋,而风雨交加,中原大地上的帝王之气似乎也逐渐消散。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隐含了对历史兴衰、王朝更迭的深刻洞察。
“一自汉皇沉璧马,几回明月照沙头?”这两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汉武帝的“沉璧马”之举,以及月光下的黄河沙岸,既是对过去辉煌时刻的回忆,也是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汉武帝的举动象征着权力的象征性牺牲,而月光下的沙头则映射出历史的寂静与永恒。
最后,“安澜谁使淮黄合?去入沧溟到十洲。”这两句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是谁让淮河与黄河交汇,又是谁引领着人们前往那遥远的仙境?这里既有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有对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与理想的辩证思考,以及对如何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内心平静、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刻探讨。
整体而言,《渡黄河》不仅是一首描绘黄河壮丽景色的诗歌,更是通过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时代、自我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思归引
思归引。归河阳。假余翼鸿鹤高飞翔。经芒阜。
济河梁。望我旧馆心悦康。清渠激。鱼彷徨。
雁惊溯波群相将。终日周览乐无方。登云阁。
列姬姜。拊丝竹。叩宫商。宴华池。酌玉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