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布谷(bù gǔ)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声音高亢激昂,如同布谷鸟鸣叫。
杜蘅(dù héng)的意思:指人德行高尚,品质纯正。
寒具(hán jù)的意思:
(1).一种油炸的面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饼法》:“环饼,一名‘寒具’;截饼,一名‘蝎子’。皆须以蜜调水溲麪。若无蜜,煮枣取汁。牛羊脂膏亦得;用牛羊乳亦好--令饼美脆。”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昔 桓玄 爱重图书,每示賔客。客有非好事者正飡寒具,以手捉书画,大点污。” 宋 陆游 《西窗》诗:“看画客无寒具手,论书僧有折釵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部四·寒具》:“ 林洪 《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麪,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餘,宜禁烟用。观此,则寒具即今饊子也。以糯粉和麪入少盐,牵索纽捻成环釧之形,油煎食之。” 清 赵翼 《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摩挲忍污寒具油,激赏欲浮大白酒。”
(2).御寒的衣物。《太平广记》卷三三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朱自劝》:“﹝ 自劝 ﹞谓婢曰:‘方冬严寒,闻汝和尚未挟纊,今附绢二匹,与和尚作寒具。’婢承命持还,以绢授尼。”《宋史·文苑传六·刘恕》:“﹝ 恕 ﹞自 洛 南归,时方冬,无寒具。 司马光 遗以衣袜及故茵褥。”据梧(jù wú)的意思:根据梧桐树,引申为根据事物的外在形象或迹象判断。
提壶(tí hú)的意思:提壶指的是古代官员出巡时,手持酒壶巡视百姓,了解民情。
幽经(yōu jīng)的意思:指非常深奥的经书或文化遗产。
- 注释
- 方塘:池塘。
波绿:水面泛绿。
杜蘅青:杜蘅草青翠。
布谷提壶:布谷鸟鸣声如提壶。
已足听:足够倾听。
有客:有客人。
新尝:刚刚品尝。
寒具:冷食点心。
罢:完毕。
据梧:靠着梧桐树。
慵复:懒于。
散幽经:翻阅古籍。
- 翻译
- 池塘水面泛着绿色,杜蘅草也显得青翠欲滴。
布谷鸟的叫声如同提壶般悠扬,已经足以令人倾听。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春天的景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宁静的氛围。"方塘波绿杜蘅青"一句,通过"方塘"的碧波荡漾和"杜蘅"(香草)的青翠,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布谷提壶已足听",布谷鸟的鸣叫与壶中的水声交织,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山间音乐,足以令人心旷神怡。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有客新尝寒具罢",描绘了客人品尝完寒食节的传统食品后的情景,寒具可能是清明时节的特色小吃,这暗示了时令的转换和节日的气氛。"据梧慵复散幽经",诗人自己则懒散地靠着梧桐树,不愿再去翻阅佛经,流露出一种闲适和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淡泊的情感,展现了山中寒食节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宋代文人隐逸的生活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