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辛酉冬奉谒始祖上柱国公祠感赋》
《辛酉冬奉谒始祖上柱国公祠感赋》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芳祠旧迹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

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

聊将俎豆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

宴罢笑看元谱就,真令孙子辉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隔异(gé yì)的意思:指隔离、分隔、隔绝异己。

辉光(huī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闪耀,光彩夺目。

旧迹(jiù jì)的意思:指古代的建筑遗迹或历史遗迹。

梦思(mèng sī)的意思:梦想、思念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孙子(sūn zi)的意思:指孙子或后代,也用来形容晚辈或后人。

舞蹈(wǔ dǎo)的意思:指人们跳舞的行为或艺术形式。

先烈(xiān liè)的意思:指已故的英勇先辈或前辈,特指为国家、民族或事业献身的先人。

星霜(xīng shuāng)的意思:指时光流转,岁月更迭。

异乡(yì xiāng)的意思:指与自己的家乡不同的地方,指外地或外国。

音容(yīn róng)的意思:音乐和容貌,指声音和外貌。

云霄(yún xiāo)的意思: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极高的境界或远大的抱负。

瞻拜(zhān bài)的意思:虔诚地仰望、崇拜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伍瑞隆在辛酉冬年,前往始祖上柱国公祠祭拜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与时间的深刻感悟。

首联“芳祠旧迹几星霜,瞻拜初从舞蹈行。”描绘了诗人面对古老祠堂的感慨,岁月如流,星霜更替,每一次的瞻拜都伴随着对祖先的深深怀念和对传统礼仪的尊重。

颔联“万里云霄身世远,百年水木梦思长。”通过对比广阔天地与个人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诗人仿佛置身于云霄之上,遥望远方,内心却沉浸在对百年岁月的回忆与思考之中。

颈联“聊将俎豆陈先烈,敢谓音容隔异乡。”诗人以祭祀祖先为寄托,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即使身在他乡,也敢说祖先的声音与面容依然陪伴左右,传递着家族的精神与传承。

尾联“宴罢笑看元谱就,真令孙子有辉光。”在祭拜活动结束后,诗人以轻松的心态回顾祖先留下的传统与智慧,相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照亮子孙后代的道路,给予他们光明与希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家族、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题刘子脩画牡丹送吴子充还白下·其二

春深魏紫满雕阑,尔到江南尚未残。

独有长安骑马客,曲江亭上几回看。

(0)

善法堂

弥陀殿侧远公堂,忆昔开山古道场。

缁素三千来此会,苍茫禅海一津梁。

(0)

万寿节早朝皇极门

清秋阊阖曙光分,逢掖追趋谒圣君。

南极一星珠斗近,嵩呼三祝绛霄闻。

九傧赞后班群瑞,八伯歌成下五云。

白雉赤麟誇盛事,兰台还奏汉都文。

(0)

约卿宅同元白惟敬咏盆荷得前字

华顶曾窥玉井前,燕阳还赋九花莲。

秋风细洒池边石,暑气全消雨后天。

鱼戏绿波经十里,龟游清露已千年。

因思溪上芙蓉馆,谁更菱歌上钓船。

(0)

送司封黎郎中惟和出参广西政

凤城芳草散鸣珂,横笛谁堪马上歌。

荆楚晓烟飞越巂,湘漓秋色入牂牁。

省郎剑佩云霄远,词客江潭岳牧多。

玉节明年应趣召,咸阳西上莫蹉跎。

(0)

雪后渡淦水至萧水寄潘少承

风前淦口叹飘零,雪后潇滩更杳冥。

问驿尚知黄蘖馆,渡江还向渌波亭。

异乡只见山云白,故国应多海树青。

此际想君开阁望,计程时一展图经。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