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接(bái jiē)的意思:白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接受别人的好意或帮助,而没有回报或表示感激。
不觉(bù jué)的意思:不知不觉、无意中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还乡(huán xiāng)的意思:指离开故乡一段时间后,再次回到故乡。
几杖(jǐ zhàng)的意思:几根拐杖,指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事情。
接客(jiē kè)的意思:接待客人或顾客。
邻几(lín jǐ)的意思:指邻近的地方或时间。
亲旧(qīn jiù)的意思:亲近而熟悉的旧友。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岁时(suì shí)的意思:指一年的季节和时节。
吴语(wú yǔ)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心思不定,思想不集中。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陌上人(mò shàng rén)的意思:指在陌生的地方遇到的陌生人,也可指在别人的梦境中出现的人。
- 注释
- 还乡:回到故乡。
吴语:江南一带的方言。
熟:熟悉。
伏枕:枕着枕头。
越吟:越地的诗歌或歌曲。
悲:悲伤。
寒温:询问对方冷暖,表示关心。
简:简单。
过邻:拜访邻居。
几杖:拐杖。
随:跟随,这里指扶杖。
亲旧:亲人和旧友。
少:减少,稀少。
岁时:年月,时光。
移:流逝。
陌上:路上,田野上。
人争看:人们争相观看。
风攲:风吹得歪斜。
白接䍦:形容头发散乱,接䍦是古代的一种头巾。
- 翻译
- 家乡的方言我已熟悉,枕边响起越地的悲歌。
迎接客人时话语简单,拜访邻居时扶杖而行。
感叹亲朋好友日渐稀少,不觉时光匆匆流逝。
路上行人纷纷驻足观看,风吹得我白发蓬乱。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即事六首》中的第六首,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情景和感受。首句“还乡吴语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方言的亲切熟悉,流露出归乡的喜悦。接着,“伏枕越吟悲”暗示诗人虽然回到故乡,但心中仍有些许哀愁,可能是对故去亲友的怀念。
“接客寒温简”写诗人接待来访的客人,言语简单却充满深情,体现出他的质朴与真诚。而“过邻几杖随”则描绘了他随意地拄着拐杖在邻里间漫步,流露出老者的闲适和对旧日生活的回味。
“独嗟亲旧少”表达了诗人对于亲朋好友日渐稀少的感叹,岁月无情,人事变迁。“不觉岁时移”进一步强调时间的流逝,诗人沉浸在对时光荏苒的感慨中。
最后两句“陌上人争看,风攲白接䍦”描绘了诗人走在田间小路上,路人纷纷驻足观看,而他自己则显得有些风烛残年,形象地刻画出一个老者在故乡的孤独与沧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的复杂情感,既有乡音的亲切,又有岁月流逝的感伤,以及对亲人的怀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乱后逢村叟
经乱衰翁居破村,村中何事不伤魂。
因供寨木无桑柘,为著乡兵绝子孙。
还似平宁征赋税,未尝州县略安存。
至今鸡犬皆星散,日落前山独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