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
《高宗皇帝挽词·其一》全文
宋 / 袁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云集燕城扰,龙翔汉业兴。

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冰。

险难戡定忧劳纂承

百年父老呜咽原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父老(fù lǎo)的意思:指长辈和老年人,特指村中的长者和老人。

戡定(kān dìng)的意思:平定、安定

龙翔(lóng xiáng)的意思:形容龙飞腾跃的姿态,比喻气势磅礴,威风凛凛。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险难(xiǎn nán)的意思:形容困难、危险的境地或情况。

忧劳(yōu láo)的意思:忧劳指忧虑和劳累。

原陵(yuán líng)的意思: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去世的地方或墓地。

云集(yún jí)的意思:指众多的人或物聚集在一起。

纂承(zuǎn chéng)的意思:继承并且增补改进。

注释
云集:形容人群众多。
燕城:古代地名,这里指北京。
龙翔:比喻帝王或国家的兴起。
燎衣火:大火燃烧,可能象征战乱。
雪拥:大雪堆积。
戡定:平定,安定。
纂承:继承并整理。
父老:年长的人,这里指代村民。
原陵:祖先的陵墓。
翻译
燕京城中人群聚集,仿佛龙飞汉业振兴。
风吹起烈火,雪覆盖过河的冰面。
艰难险阻得以平定,忧虑辛劳由后人承担。
百年父老含泪遥望先祖陵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袁枢为高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逝去帝王的哀悼和对其功绩的回顾。首句“云集燕城扰”描绘了皇帝在燕城集结军队,应对可能的纷扰,显示出其决策力和领导才能。次句“龙翔汉业兴”则象征着他在位期间国家的繁荣昌盛,如同龙飞天际,开创了新的基业。

“风燃燎衣火,雪拥渡河冰”两句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皇帝在艰难险阻中领导人民度过难关的决心,风雪中的战火与冰河上的行军,都寓含着艰辛与决心。

“险难成戡定,忧劳付纂承”进一步强调了皇帝平定内外危机,承受忧虑辛劳的不易,以及他为后继者奠定的基础。“纂承”一词暗示了皇位的传承。

最后,“百年馀父老,呜咽望原陵”以百姓的悲泣之声,表达了对故去皇帝深沉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以及他们对和平盛世的追忆和失去的哀痛。

整体来看,袁枢在这首挽词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生动描绘和深情叙述,高度赞扬了高宗皇帝的功绩和人民对他的情感寄托。

作者介绍

袁枢
朝代:宋

(1131—1205)建宁建安人,字机仲。孝宗隆兴元年,试礼部词赋第一,授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除太学录,外补严州教授。喜诵《资治通鉴》,遂区别事目,分类编纂,辑成《通鉴纪事本末》。迁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修国史谓“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累迁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宁宗立,知江陵府,寻为台臣劾罢,奉祠家居。另撰有《易传解义》、《辨异》、《童子问》等。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二

一枕秋风两处凉。雨声初歇漏声长。

池塘零落藕花香。

归梦等闲归燕去,断肠分付断云行。

画屏今夜更思量。

(0)

贺新郎·其二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

(0)

赠黄孙二处士

二公高节厌喧卑,同寄萧宫共展眉。

玉树冰壶齐品格,野云皋鹤本追随。

泉流指下何人赏,岳峭毫端祇自知。

绻恋贤侯美风教,故山归去尚迟迟。

(0)

咏梅·其二

已知节物向春荣,篱下溪边照眼明。

夜雪压枝生冷艳,晓寒入骨耿飞英。

长条直上姿尤媚,斜朵横来思更清。

疑是玉皇传诏急,群妃委佩赴仙京。

(0)

三月五日

阴阴帘幕作轻寒,蔌蔌花飞已满栏。

困思不忺尝美酒,却怜山色倚栏看。

(0)

惜奴娇.蓬莱景

山染青螺缥渺,人间难陟。

有珍珠光照,昼夜无休息。仙景无极。欲言时。

汝等何知。且修心,要观游,亦非。大段难易。

下俯浮生,尚自争名逐利。

岂不省,来岁扰扰兵戈起。

天惨云愁,念时衰如何是。使我辈、终日蓬宫下泪。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