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闽(bā mǐn)的意思:八闽是指福建省的旧称,也常用来指代福建的八个地区。
蕃夷(fān yí)的意思:指外族、外邦人。也可指未经开化的人或事物。
化流(huà liú)的意思:指水流转变为气态、蒸发的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转化、消散的情况。
皇化(huáng huà)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被吹捧得像皇帝一样,被过分地赞美和推崇。
戟门(jǐ mén)的意思:指能够阻止进攻、保护安全的大门或关键位置。
黎民(lí mín)的意思:指普通百姓、平民百姓。
荔子(lì zǐ)的意思:指人才。
流行(liú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受欢迎或具有影响力。
闽中(mǐn zhōng)的意思:闽中是指福建省中部地区。
入贡(rù gò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向中央政府进贡,表示归顺和尊敬。
时雍(shí yōng)的意思:形容时光安逸、岁月宁静,没有战乱和灾祸。
随处(suí chù)的意思:到处都有,无处不在
同风(tóng fēng)的意思:指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保持一致,形成共同的声势。
吴越(wú yuè)的意思: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争斗或竞争。
五刑(wǔ xíng)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刑法中,对犯人实施的五种刑罚:鞭打、杖刑、徒刑、流刑和死刑。
宪府(xiàn fǔ)的意思:指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也可指政府机构。
- 翻译
- 重新开设宪府于福建之地,皇朝教化普及万里通畅。
海疆连接着外邦异族争相前来进贡,土地连通吴越之地,风俗相似。
治理厅堂台阶高耸,榕树阴凉一片翠绿,戟门深邃,荔枝树上果实红艳。
刑法宽大,全面废除,百姓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安宁和谐的时光。
- 注释
- 重开:重新开设。
宪府:古代官署,指管理法律和政务的地方。
八闽:古称福建为八闽之地。
皇化:皇帝的教化。
万里通:形容教化广泛传播。
蕃夷:古代对外国或非汉族的称呼。
入贡:向朝廷进献礼物表示臣服。
拟同风:比拟风俗相近。
治厅:治理厅堂。
阶峻:台阶高。
榕阴绿:榕树下的阴凉绿色。
䘙戟门:古代官署的门,有威严之意。
荔子红:荔枝成熟的红色。
但硕:只求。
五刑:古代的五种主要刑罚。
浑措了:全部废除。
黎民:百姓。
乐时雍:欢乐和平的时代。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大赦后闽宪书怀》描绘了福建地区在大赦之后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和政治清明。首句“重开宪府八闽中”表达了新任官员开启政务的庄重与重要性,宪府即指地方司法行政机构,八闽则指福建地区。接下来的“皇化流行万里通”强调了皇恩浩荡,法律普及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海接蕃夷争入贡”展现了福建地理位置的优势,海疆广阔,吸引了外邦前来进贡,象征着国家威望和外交的活跃。“地连吴越拟同风”进一步描述了福建与邻近的吴越地区文化交融,风俗相近,和睦共处。
“治厅阶峻榕阴绿,䘙戟门深荔子红”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高大的台阶、繁茂的榕树和鲜艳的荔枝,渲染出宪府内外的宁静与生机,体现了地方治理的有序和富饶。
最后两句“但硕五刑浑措了,黎民随处乐时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的向往,认为宽严适度的法律使得犯罪减少,人民生活安定,处处洋溢着盛世的欢乐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大赦后福建地区的繁荣景象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寓含了作者对于公正治理和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长亭怨慢.丙申春暮,将去吴中,同人载酒,招游虎阜。赋此留别
恁容易、江湖心冷。不语沧波,照人离影。
倚醉风前,扣舷歌罢憺将暝。
鬓丝如此,浑怕向,青山映。
苦说约归期,仨负了、冲烟渔艇。大隐。
话长安旧侣,几个断蓬飘梗。
莺花梦里,早到处、送春愁更。
问一片、莽莽吴云,可留得、鸥边干净。
只笛语江城,还趁梅风凄哽。
杭州龙翔宫重建辞
五马渡江一马龙,东邸观阙森开张。
穆将祀余感生皇,渡以瞟怒威灵仰。
十一景纬生寒芒,天人南下南斗傍。
朝与龙飞暮龙翔,翠蓬三度黄尘扬。
灵宫特立天中央,湖眉海眼东西望。
地柱不顷天乳长,黄须仙伯古冠裳。
龙脑宝藏声琅琅,上清净扫赤尾蜉。
六龙在天天下昌,山君海孤纷来王。
南极上寿日重光。
满江红.咏雪
漠漠愁阴,银界晓、浩然一色。
谁剪水、就中撩乱,燕山如席。
天若有情天也老,高山底事头先白。
甚教人、错恨五更风,花狼藉。寒欲退,刘叉笔。
深欲殁,韦郎膝。问何如江上,孤舟蓑笠。
君不见、过门多恶客,等闲踏破琼瑶迹。
便粗豪、下马坐人床,寻欢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