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驰誉(chí yù)的意思:指名声远播,声誉卓著。
丹青(dān qīng)的意思:指绘画、写字等艺术创作。
放散(fàng sàn)的意思:放松散漫,不集中注意力。
馆学(guǎn xué)的意思:
指私熟。 徐子苓 《与邵位西拟言时事书》:“一曰革馆学之陋。”
令史(lìng shǐ)的意思:指古代官府中负责记录和传达命令的官员或职员。
三馆(sān guǎn)的意思:三馆指的是古代官署中的三个部门,包括国子监、太学和翰林院。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渊博,能够在各个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沙漠(shā mò)的意思:沙漠指干旱贫瘠的荒漠地带,也可比喻人心冷漠、无情。
生放(shēng fàng)的意思:指不加控制地放任自流,不加以约束或管理。
台令(tái lìng)的意思:指人言行举止庄重端正,令人敬佩。
五台(wǔ tái)的意思:五座高台,指五个重要的地方。
相宣(xiāng xuān)的意思:指相互宣传、相互称颂。
宣威(xuān wēi)的意思:宣扬武力,显示威严
学生(xué shēng)的意思:学生指的是正在接受教育的人,特指在学校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年轻人。
右相(yòu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右脸和左脸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别。
左相(zuǒ xiāng)的意思:左相指的是左边的相貌,用来形容人的相貌丑陋。
- 注释
- 左相:左侧的丞相,指代朝廷中的高官。
宣威:展示威力,宣示威严。
沙漠:广阔的沙地,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右相:右侧的丞相,也是指朝廷中的高官。
驰誉:名声远扬,以某种技艺著名。
丹青:绘画艺术,丹指红色颜料,青指青色颜料,泛指绘画。
三馆:古代教育机构或藏书之所,这里可能指代学术机构。
学生:学习的士子,学者。
放散:分散,解散,不再聚集学习。
五台:五台山,中国佛教圣地,这里可能特指某地或象征性地点。
令史:古代官名,多为低级文职官员,这里指史官。
经明:精通经典,对传统学问有深刻理解。
- 翻译
- 左边的丞相在沙漠展示威力,右边的丞相以绘画才能闻名。
三馆的学者们被解散了,五台山的史官却精通经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观的宫廷图景,充分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皇权与文化教育的赞美之情。"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两句通过对左右丞相的描述,形象地展示了朝政运作的重要性和权力的分配,同时"宣威沙漠"与"驰誉丹青"的对比运用,也表明了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
接着的"三馆学生放散"一句,则描绘了一派学子在皇家图书馆内自由讨论、交流之景,透露出当时崇尚文化教育的风气。"五台令史经明"则指代了官方史官对历史事件的详尽记录和阐述,体现出官方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内外事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当时政治与文化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中央集权、文教并进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